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个酒是固态纯粮酿造”这样的说法,“纯粮”和“固态”已经成为好白酒的重要标签,那么,明明是液体的白酒,却为什么源自“固态发酵”?“固态发酵”的“固态”又在哪里?

白酒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能与威士忌、白兰地齐名,也必定有其过人之处。然而白酒,是灌在酒壶里,倒在酒杯里,喝进肚子里的液体,但白酒酿造的大特点却是“固态发酵”。

我们先重温下白酒的生产,根据国标,国内白酒一般有三种生产方法: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法。

固态法,就是“纯粮固态发酵生产”,对原料和工艺的要求都比较高。

20世纪60年代,为节约粮食,白酒行业开始探索代用原料。用甘蔗和甜菜渣、薯干、玉米等制造出食用酒精,然后将食用酒精和酒糟混蒸,吸入香气和滋味,再加入增香调味物质,模拟传统粮食白酒的口感,制成勾兑白酒。

20世纪80年代以后技术日益成熟,发展到液态法(即以食用酒精加入香精香料勾兑生产,模拟粮食固态发酵白酒)和固液法(即以食用酒精为主体,加入少量粮食固态发酵的调味酒)。

白酒产品主要包括:

固态法白酒(指采用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及固态蒸馏的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的白酒)纯粮酿造,如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混曲酒等;半固态法白酒(指采用固态培菌、糖化、加水后,于液态下发酵、蒸馏的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的白酒);液态法白酒(指主要采用液态糖化、液态发酵、液态蒸馏制成的白酒),如传统液态法白酒、串香白酒、固液勾兑白酒、调香白酒等。

其实,在市场中,卖家对“固态发酵”特别标注,买家对“固态发酵”特别重视,都源自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白酒“液态发酵法”新技术的产生。液态发酵法,是指采用酒精生产方法的液态法白酒生产工艺。“液态法白酒”后续的发展,在行业内、在市场中,的确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在营销中会特别强调“固态发酵”的现象出现。

无论是“固态发酵”的“固态”还是“液态发酵”的“液态”,本质上都是指发酵过程的基质的属性,宽泛地讲,如果整个酿造过程是在一类不溶性固体基质上进行的,那就属于“固态发酵”的范畴。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在家里,可能会用买来的葡萄自酿葡萄酒(如果没有专业指导,不建议自酿葡萄酒),我们把葡萄压榨出葡萄汁,然后简单添加酵母进行发酵,观察到,整个发酵过程,是在葡萄汁这样的液态环境下或者基质里进行的,所以葡萄酒是液态发酵。

之所以举葡萄酒酿造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都是发酵酿造技术的一种,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但具体到每一种发酵食品而言,就有了特别的意义,比如,白酒。白酒在世界酒林中是一朵奇葩,不仅仅是因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更因为它的发酵方式――“固态发酵”,这在整个世界酒品中都是罕见的,我们经常能够喝到的啤酒、葡萄酒等酿造酒,威士忌、伏特加等蒸馏酒都是“液态发酵”而来,而白酒,却是源于“固态发酵”。

“固态发酵”,是我国名优白酒的传统生产方式,简单讲,即通过固态配料,即粮食混搭或单一用粮,以固态基质的形式放入陶器或者窖池中发酵,然后取出固态蒸粮蒸馏,得以生产白酒。这种传统的白酒生产方式,产生了很多白酒的香型,比如我们熟悉的清香、酱香、浓香等等,而这其中更有很多名酒的诞生。

当然,也有香型采用“半固态发酵”的方式生产,比如,米香型和豉香型,这里所谓的“半固态发酵”并不是“固态发酵”白酒和“液态发酵”白酒组合,“半固态发酵”同样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简单理解,可以认为酿造中同时存在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的过程,比如,米香型白酒的发酵,前期发酵多在大米之上进行,为“固态发酵”,后期糖化液逐渐出现,为“液态发酵”,然后进行液态蒸馏得以生产出来。

对于“液态法白酒”而言,“新工艺白酒”的叫法更为符合,因为这里的“液态”仅仅指的是食用酒精的生产过程,然后用食用酒精进行传统白酒的“模仿”。这种用食用酒精“模仿”白酒的生产工艺是在上世纪创造的,并没有传统延承,所以更应该叫作“新工艺白酒”。“液态法白酒”这一“新白酒品类”,现在已经极为普遍,其本身对于饮料食品技术发展的推动是不可否认的,在本质上,“液态法白酒”其实仅仅是一种“饮料思维”的白酒产物,而其对于行业和市场的影响就要另做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