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

《尔雅·释天》曰:“甘雨时降,万物以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通俗讲,春天来了,冰雪融化,阳光雨露施与万物,天地间一切的美好就此开始。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郑板桥将雨水节气的娇俏写的极为传神,乍暖还寒时节,春风在冰雪将化的大地间撩拨着柳条,夜雨悄然降临,润泽草木,引得“春为发生”,万物萌生。这时节,柳梢头若有若无的那一抹新绿最易让人惊喜和感动。

雨水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东风解冻河面,水獭在河面捕鱼,欢乐得像是在举行典礼;大雁循着人间温暖的气息也飞回来了;草木开始萌发,泥土间透出点点春意。

需要区别的是,鸿雁来并非燕子归来。“燕归来”即春分节气的第一候“玄鸟至”,雨水节气距离燕归来尚有一个月的时间。

清方文《芜阴送钱既白游太湖》诗:“我方来尔邑,尔复去吾乡。交错如鸿燕,拼飞为稻粱。”二者虽皆为候鸟,应时而动,与节气紧密关联,但两者生活习性、迁徙地均有不同。

古人将“草木之枯荣、蛰虫之启闭”视为与农事高度关联的缜密序列。雨水润泽泥土,草木开始萌发,在祖国的南方地区,雨水节气被称为“可耕之候”,春耕由此开始。

雨水节气过后,空气湿润,天气暖和,非常适合万物生长,尤其对越冬作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农户要利用这个时机,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

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裹挟水汽,越过平原与山地,在四川交汇。四川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进一步助力了降水的形成。

这一场忽然而来的小雨,淅淅沥沥,翩然而温柔。在川南地区,农民的春耕生产也正式开始,“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

民间谚语说,七九雨水节,种地老汉不能歇。在川南泸州的一些地方,人们至今保留着“打春牛”的习俗,意在唤醒冬闲的耕牛,以备春耕,并寄托着对丰收的期盼。

此时节,被誉为“天下第一曲”的泸州老窖大曲的主要制曲原料小麦也进入田间管理的主要时段,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摇曳,农民忙碌在田间,除草、施肥、浇灌。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小麦的感情刻在骨子里,以麦制曲,以曲酿酒,曲定酒型,麦香与酒香早已深入中国人的灵魂。

所谓曲定酒型,指的是不同的制曲原料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白酒的风味和品质。

以泸州老窖酿酒工艺为例,其古老窖池中的微生物与酒曲、酒醅相互作用,窖池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加,最终形成泸州老窖酒独有的浓香。

雨水节气距离川南糯红高粱种植也仅有一个月时间,除了小麦的田间管理,人们还要耕田整地,准备播种高粱,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春日画卷。

在酒城泸州的古老酿酒作坊里,经过一整个冬天的漫长发酵,糟醅已经酝酿成美酒,使湿润的空气中多了一丝酒的醇香。

这个时节酿出的美酒被人们称为春酒。初春气温回暖,雨水增多,酿酒师们接下春天里的第一杯酒,然后封藏入坛。

雨水节气往往与“二月二,龙抬头”相差不远,泸州地区的人们会在这段时日里“祭拜先贤、感恩祈福”,“烧头香,喝春酒”,举行春酿封藏活动。

泸州老窖更是将这一传统典仪完善并发扬光大,成为白酒行业首个祭祀典仪活动——封藏大典。

封藏大典上,迎宾、开典、祭祀、封藏等环节均按传统礼制进行,大典演绎了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礼仪文化、酿酒文化等,让人们在庄严的仪式感中深切感知中国白酒丰富的文化底蕴。

春雨落下,红了桃花,绿了柳荫,泸州酒香也自此飘入万家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