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公元一世纪,罗马曾经禁止种植葡萄。然而,在公元三世纪,当时的危机四伏的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里利乌斯·普罗布斯鼓励法国重新开启葡萄种植和酿酒的活动。这场重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逐渐培育出了更多高品质的葡萄园,并且生产出越来越多优质的葡萄酒。在公元12世纪,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如圭亚那(Guyenne)和普瓦捷(Poitiers)公爵,他们下令在波图夏特省(Poitou Charente)的特定区域内发展葡萄园,而Cognac正是Charente的一个子产区,这个名字将伴随我们直到今天。
此时,我想象当时法国酿造出的葡萄酒已经在欧洲各地广为流传,它们被运往荷兰、英国和德国等国家,这不仅促进了贸易,也加速了经济增长。然而,在16世纪初期,由于长途运输导致变质问题,以及对这些商品需求减少,使得大量的法国葡萄酒变得难以出售。但聪明如荷兰商人他们看到了这个机会,他们利用这些低价买入并加工成蒸馏后的白兰地这种产品,因为它不会因为长时间存储而变质,而且由于浓度更高,所以运费大幅降低,同时销量也因此迅速上升。
随着时间的一去二三事,不久之后,法国产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人们掌握了二次蒸馏技术,将原本无色的白兰地进行改良。1701年,当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的时候,这场冲突给白兰地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当时许多酒商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将手中的白兰地妥善保管起来,以待日后能够再次销售。但是谁能预料,一件意外的事情竟然成为历史上的转折点:那些被储藏在橡木桶中的白兰地竟然经过陈化产生了一种独特色泽,即现在所说的“琥珀色”,这使得干邑地区的人们开始用这种特殊工艺制作出更加珍贵的地道干邑Cognac。
自从那个偶然发生的事实,我们就可以追溯到现代干邑Cognac如何一步步形成其独特风味与价值。而到了1887年以后,当法国产出了新的出口包装标准,从单纯木桶装换成了木桶装与瓶装之后,这标志着干邑Cognac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包装设计不断创新以及市场营销策略不断完善,其价格也自然而然提升,而销售量则稳步上升。我想,每一次品尝一杯干邑Cognac,都仿佛回到了那个古老但精彩纷呈的地方,是一种穿越历史的大师级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