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新年的喜气尚未完全褪去,河南酒业圈内就又传来喜讯,河南首个“白酒博士后研发基地”落户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这将是继“江南大学酿酒中心”在仰韶酒业设立分院之后的又一重要白酒科研场所。自2012年后,中国白酒进入行业拐点,中高端产品盛景不再,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断崖式跌落,在此大背景之下,区域性名酒如何破局?仰韶酒业选择从品质入手,精细打磨产品,并推动民间小作坊回归正轨。
由九种粮食衍变到一瓶美味,看似只需时间来催生的化学反应,其实蕴含着传承与创新的奥秘。对于 酒企来说,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关心的品质要求,在口感、风格创新等方面,也需要付出智慧和努力。无论是从江南大学酿酒研究中心在仰韶设立分院进行深入研究;还是仰韶彩陶坊通过全国著名白酒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品评,被评定为中国第十三种香型——中华陶香型;或者是刚刚传来的河南省首个“白酒博士后研发基地”落户仰韶这个好消息,都似乎在有形无象地证实着一件事:近年来作为豫州领军阵营中的骨干力量,仰韶在快速发展、力回巅峰的道路上正潜心改进酿造技艺,不断引进科学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科技创新与传统工艺完美结合,独创了“陶池发酵、陶甑蒸馏、陶坛老化、陶瓶储存”的四大工艺,并由此研发出系列经得起市场沉淀的精品佳釀,以此酿制彩陶坊品味也获得众多专业人士好评。在2014年11月,当梁邦昌考察并品鉴过仰韶之后,他高度评价了其提升工艺和形成新香型之举:“唐融新香”,体现一个‘融’字,为前所未有的融合度。
品质营销时代开启,使得仰 韶体现出了强劲生命力。在2014年,即使是在行业调整期,大力推行质量管理和创新营销模式,最终逆势飞扬。这些成绩背后的支持,是生产能力强大的10万千升,以及人才队伍雄厚的人才沉淀。这一切共同成果,让华夏各大媒体对该项目进行了广泛报道,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