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8月9日专电中国人素有“无酒不成宴”的说法,随着新近白酒消费税新规的实施,记者在川晋两省多方走访发现,两个产酒和酒类消费大省目前均有酒价上涨、货源紧张、经销商囤货现象出现。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监管力度不够,“新规”最终可能变为消费者“埋单”。
“价格比较乱”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酒类价格,一位业内人士用“价格比较乱”来形容:有的涨,有的不涨;有的涨得多,有的涨得少。受涨价影响,部分消费者开始转为购买其他价格相对较低的酒。
山西是我国清香型酒的制造基地。受地域观念的影响,山西本地人一直是汾酒的消费大户。据有关部门统计,汾酒每年的销售额都在30亿元以上,其中80%在省内销售。
记者从山西省酒类监督管理办公室了解到,近期山西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酒涨价现象。其中,包括10年陈酿老白汾在内,汾酒的总体涨价幅度在10%左右。
随着酒价的上涨,山西、四川等地也出现了经销商囤货现象。山西临汾市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他囤了价值10万元的5年杏花村酒,以及价值7万元的10年陈酿老白汾,准备涨价之后再销售。
“新规”成了涨价契机
8月1日起,我国《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规的实施,将税费转嫁给消费者,引起市场上白酒价格上涨的现象是“肯定存在”的。“一方面,企业要保证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企业敢涨价,是在能保证销售的情形下作出的决定。”这位人士说。
据分析,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过去几年里,高档白酒曾多次涨价。“酒价上涨有市场调节的因素,不能说目前的酒价上涨就是百分之百由新规导致;新规出台不应该成为加价的理由,但是新规确实给酒价上涨带来了契机。”
“如果市场需求不好,即便是税率提高了,白酒生产企业也不敢像现在这样说涨就涨。”一位汾酒经销商说,高档酒大多属于商务、公务用酒,消费人群相对稳定,在市场本身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高档酒的消费群体不会因为涨价就不去消费。
目前,山西、四川、北京等地市场上销售的中低档酒的价格尚未见波澜。山西省酒类监督管理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中低档酒的价格上调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企业提价后的经营风险,价格上涨空间应该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