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户分享个人遭遇:公立医院与私立门诊的差异体验

我曾经因为胳膊酸痛,先去社区的私立门诊求助。医生听了我的症状,说可能是喝酒过敏。我回忆了一下,半个月前确实和朋友一起喝了一瓶啤酒。那位医生点头说没错,那一瓶啤酒引起的酒精过敏导致了我的胳膊酸痛。然而,当我提到一个月前开始感觉酸时,他沉默几秒后转移话题,并警告这个病情若不当心很危险。

我感到有些疑惑,便问为什么不直接去公立医院处理。他眼睛瞪大,我敢于拖延这个病情知道多危险。但他坚持在社区门诊抽血,因为他们共享信息,与公立医院合作更为权威。我当时觉得忽悠,但由于距离远人多,我选择相信他的建议。

结果,我发现缴费需要600元,这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不过出于便利性,我还是选择了社区医院。在离开后,我意识到那位医生的态度有点像对待猪一样忽略我的感受。最终,在第二家医院挂号看诊,一位新的大夫仔细听取了我的症状并给我开药膏,价格不过20元。

这次经历让我对此类问题感到非常担忧——病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外行士却被推动花巨资治疗无效或甚至有害疾病。而那些支持私有化医疗机构的人们是否真的准备好面对这些潜在风险?

编辑于2020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