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墨夏大师的回答中,有10354人赞同了他最喜欢写小说的观点。然而,在我之前的一个月里,我感觉胳膊有些酸痛,于是决定去医院就诊。先去了楼下的社区门诊所,那里的医生听了我的症状后,说可能是喝酒过敏引起的。我告诉他我并没有喝酒,但医生坚持说:“你仔细想想,有没有喝过?”我回忆了一下,记得半个月前和朋友一起饮用了一瓶啤酒,这时医生拍腿一拍,说:“没错了,一瓶啤酒半个月前的酒精过敏导致你的胳膊发酸。”但当我提到我的症状开始一个月前时,医生沉默良久,然后转移话题警告说:“这个病如果严重起来很危险。”接着,他建议抽血,并且说这可以共享公立医院的信息。
就在此时,我冒出了一个不经意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去公立医院呢?医生瞪大眼睛,用一种好像对我的反应感到惊讶的表情看着我。他似乎在想,我知道多危险。但他还是坚持道:“你这个病还敢拖,你知道多危险吗?公立医院你得等多久,我说的都不用再说了,你赶紧抽血。”
于是,我拿到了单子,却发现小妹头都没抬,就要600元钱。这时候我心里真的觉得那个医生的行为有点像是在忽悠人。但由于距离较近,而且人也比较少,所以就忍气吞声缴费。在离开的时候,因为手机电量耗尽,只好找借口逃离现场。我迅速打车前往第一家医院挂号,并向新遇到的医生详细描述我的病情。
那位新见到的醫師听后,说“没事,就是肌肉劳损,要回家拿热毛巾敷一下”,让我感到有点不安,便请求给些药。可是,那位醫師看了一眼,说,“我们这里卖毛巾啊!”然后继续给我开药,但语气显得有些冷淡。我却自作主张地要求做一些检查,最终只得到一盒药膏而已。当离开那间办公室时,还分享了被当成猪一样治疗的经历给围绕着他的实习学生们看笑话,而他们对此表示出惊讶与关切。
尽管如此,这次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病人的脆弱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问题。我不得不问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偶然之机,无意中听到别人的劝告,或许会更早一些意识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对于那些鼓吹私有化医疗机构的人们来说,请思考一下:您是否真心愿意花3000元治肌肉劳损、5000元治普通感冒或10000元治咽喉肿痛?
最后,让我们回到这一切背后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上来。如果我们的医疗体系无法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可靠的服务,那么我们所说的“社会进步”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