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能在酒行业权威媒体上发表文章,是我非常珍贵且值得炫耀的事情。这种高兴甚至炫耀的精神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我相信,这种经历不仅是对我的个人成长和专业技能提升,也是对我职业道路的一次宝贵机遇。
回想起,我曾有幸成为古贝春酿造厂的一名工人,那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但我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写作人才。在公司组织的演讲比赛中,我勇敢地站出来,分享了我的感激之情,对写作的追求以及对生活向往的心情。这次机会让我被评为二等奖,并最终被调入文化中心担任《古贝春报》的编辑。
在这个岗位上,我深刻体会到了“编辑就要有个编辑的样子,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不断努力、不断充实、提高与开拓”的重要性。顾金栋和李宽云总监不仅给予了我宝贵的指导,还鼓励我积极向前看,这些经历让我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尝试撰写综合性深度报道,如《五谷精华酿琼浆,江北酒城傲群芳》这篇文章。我虽然第一次尝试,但很快就收到了一位姓闫编辑老师关于如何选材、构架和运用语言方面的小贴士,她的话语如同指南针般引导着我的笔触,让我的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
2014年,当段文卿老师来访时,他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创办“品味”专栏,以记录各个名酒与名人的交往故事。他希望我能够撰写并形成系列文章,这份挑战让我的内心火花四溅。我立即答应下来,并感谢他的信任与支持。后来的系列文章如《心血铸酒魂,香凝古贝春》、《蘸文化笔墨,书醉人春秋》等陆续发表,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赢得了多项荣誉,比如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除了这些正面反馈,《华夏酒报》的团队还提供给我宝贵意见,比如增加评论性的文章,以提升报纸档次。此举果然有效,现在评论栏目已经成为固定版块之一,使我们的报纸在业界获得更高评价,被评为“全国酒行业优秀企业报”。
过去几十年的合作中,《华夏酒报》一直是我学习葡萄wine知识的一个窗口。当周晓峰董事长或其他古贝春代表获奖时,《华夏 酒 报》的支持无处不在,它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于我们这一行的地位和影响力。我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走过,其中包括孙晓琳老师,她以其热情、大方赢得了大家的情谊。她所展现出的敬业精神让我印象深刻,让我们一起共赴风雨,一起成长。
岁月匆匆,我们携手已走过21个春秋。在此特别之际,为三十而立的大师祝福,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