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消息让资本市场惊魂不定,先是发行新股,现在轮到红筹股回归。央行13日发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在股票市场,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场以及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问题,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证监会范福春于期间表示,内地与香港的证券监管机构已达成共识,待时机成熟时将允许红筹股公司回归A场。红筹股回归是迟早的事,不仅红筹股,全部境外公司都可以在A场上市。根据2007年12月发布的关于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联合情况说明,依据相关审慎性规定,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2008年6月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中国允许境外公司A股上市,美方承诺给予中资商业银行国民待遇,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关键问题是,现在A场成熟了吗?截至2009年3月16日,A股与H股溢价已经缩小,但仍存在40%以上的溢价,如此估值中枢全然不同的两个定价体系如何接轨?惟一能为之辩解的理由是,A股与H股估值也没有接轨,不照样在两个市场上市么?说这句话得有个前提,就是A股与H场不流通,A场相对封闭,因此,A场可以在政策庇护下高高在上。如果红筹股回归,境外公司接踵而至,就不可能维持A场的估值体系,并以为是中国独有的优势。否则,就是A场钱多到一定程度让利于全世界的国际主义行为。红筹股以什么方式发行?如果采用中国联通的方式,在境内再注册一家空壳控股公司作为发行主体,倒是可以解决现行《公司法》只规范境内公司的法律陷阱,但除了让上市公司在A场再圈一次钱之外,对于A场的国际化、规范化有什么帮助吗?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以红筹股公司为发行主体向境内投资者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这就意味着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渠道要进一步打通。如果设立国际板,让红筹股作为境外公司的先行者在A股上市,本质上还是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港股直通车”不能开,红筹股与境外公司当然没有理由在境内上市。如果让境外公司上市的同时,仍然维持严格的外汇管制,国际板就不太可能有太大的交易量,最多成为一只象征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花瓶。而央行冲销外汇的负担就更重了。据说,红筹股回归是为了保证中国的优秀上市公司资源不外流,为了确保在A股上市的都是优质企业,监管层曾于去年发布相关法规,分别从市值、利润等方面为红筹股回归设立门槛。比如在港上市须逾1年;市值不可少于200亿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累计净利润不能低于20亿元;需满足年度纯利逾10亿元指标;50%以上的经营性资产在境内,或者5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境内业务。这种标准简直就是为大型央企度身定制的,可以想象,那些央企又能在A场饱餐一顿了。当然,央企一直财大气粗,屡屡被市场猜测为红筹股回归领头羊的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一再表示,如果中国移动回归A股,将会拿出极小一部分母公司股份进行出售。这让人联想到中石油回归A股之时“回馈投资者”的豪言壮语,可惜,中石油让A股投资者伤透了心。至于说红筹股经过国际市场洗礼,能够改良A场的生态倒是未必见得,A场从来都被央企改变,垄断企业要尊重市场法则不耍横实在是让老虎不吃肉,难之又难。中国资本市场迟早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通过在周边国家试行人民币结算,正处于紧锣密鼓的推进过程中,此时需要一步步踏实往前推进,而不要在机会主义的设想中,让央企回来大吃一顿之后,再实行所谓的国际化。只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目前A场的国际化困境:一是尽快设立国际板,让汇丰等银行在A场上市,与国际资金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风险互捆;二是推迟所谓的国际化,等到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初见成效,而内部市场经铁腕整治之后,在治理规则与估值上与国际市场接轨,那时再谈国际化不迟。所谓红筹股回归目前并不具备基础,很有可能是风闻之事,是又一次大忽悠。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