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塑化剂风波发生以后,作为从业者,本人一直关注着相关事态的发展,试图在这一巧合颇多的事件中找出一些端倪。两天以来综合了大量的资料,也算是找出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逐一罗列,并进行初步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 传播过程:
通过详细的数据采集和对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发现无论在时间点、路径选择、引爆方式还是打击目标上,都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1、时间选择:不早不迟,选择在央视招标会次日进行发起。在今年央视招标会上,白酒行业不出预料,表现得非常抢眼,而在招标会第二天,各界目光都聚焦在白酒行业的敏感时刻,就爆出了酒鬼酒塑化剂事件。
2、传播路径:一般情况下,网络负面事件的传播有如下两种方式:A.平媒报道——网媒扩散——平媒跟进深挖——网媒再扩散……B.微博或论坛爆料——平媒跟进——网媒扩散……然而,此次事件的传播路径非常奇怪,直接通过21世纪网进行引爆,形成热点——这种通过网络媒体以网络新闻的形式作为原爆点进行传播的形式两年前就早已过时,完全不符合当下互联网媒体传播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在正常情况下很容易被淹没在互联网信息浪潮中,很难具备自我复制传播能力,故现在已经很少被采用。
3、传播速度:21世纪网引爆新闻以后,在极短时间内,数千家网站几乎同时出现相关转载。并且在股吧、贴吧、大型论坛、微博也同时出现铺天盖地的大量信息。若不是精心布局,统一行动,绝不可能形成如此闪电般的传播速度。我们在对论坛、贴吧的相关帖子分析后发现,水军操作的痕迹非常明显。以天涯传媒《中国酒业协会自曝白酒产品中塑化剂超标》的江湖贴中,大量评论明显是水军所为。相关ID全部同时评论过《惊爆:兴安盟“萝卜超标》。同时微博上各种娱乐性调侃瞬间爆发,诸如:“喝了酒鬼酒,早晚变成鬼“等等。反应之快,涉及面之广,语言之精巧,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更别说如病毒一般呈几何级扩散速度。
4、打击目标:一般情况下,出现负面信息时,首先打击的是消费市场,然后才影响到。以乳制品危机为例,各大媒体的反应点应该是追究企业的安全问题、销售冲击以及消费者的反馈上,而此次却成为第一反应战场,受重创的速度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不到一个上午,就逼的酒鬼酒停盘,所有白酒股集体跳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启动新闻报道的同时,股吧出现大量讨论,其活跃程度超乎想象。这是明显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行为。将行业拉下水的意图明显,从一开始就压迫酒业协会表达,迅速从酒鬼酒的企业行为上升到行业层面。
二、做新闻的痕迹明显:21世纪网在事件的操作中,做新闻的痕迹非常明显。1、送检方式存疑,检测程序不合规、不合法,在没有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用所谓“公开公证”的方式进行检测。甚至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送检的酒就是酒鬼酒,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检测指标是真实的。2、送检的机构并非国家权威机构,而是给钱就出具报告的纯商业机构。3、21世纪官网上公布的检测结果,其相关项目改来改去,自相矛盾。昨天中午改了,而下午又改回前天的。变化的网页截图都有保留。其实,21世纪网在整个环节中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引爆点而已。
三、断章取义,误导公众:回到塑化剂本身,可说在整个事件中如果没有对公众的误导,根本不会酿成这么剧烈的风波:1、有点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白酒生产根本不需要塑化剂做添加剂。因此排除了酒鬼酒人为添加塑化剂的可能性。2、白酒的生产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到塑料的环节,大致有:接酒桶、塑料软管、陶坛盖子下覆盖的塑料膜、瓶盖。然而,稍有规模的规范白酒企业,早就采取措施规避了这些风险。接酒桶采用的是不锈钢接酒桶,塑料软管普遍替换成不锈钢软管;陶坛盖子下一般采用的都是红布。唯一接触塑料的,只剩下塑料瓶盖,而国内稍具规模的酒企,使用的瓶盖都是不含塑化剂的PET塑料。而且,即便在上述过程中真的接触了塑料,其含量也是微乎其微,对根本谈不上危害。3、工业化时代,我们无可避免都会接触到塑料。因为只要和塑料有接触,都不可避免会有相应痕迹。市面上,大米、食用油、矿泉水、各种饮料、零食、咖啡、茶叶、方便面等食品和副食品均大量使用塑料包装,随便拎出一个单品,尤其是液态食品,其塑化剂含量都难说比酒鬼酒更低。甚至,就连很多人喝的自来水,里面都含有塑化剂。相比而言,因为白酒行业对塑化剂问题认识得非常早,其含量远低于洋酒,也远低于整个食品行业。酒业协会早在今年8月就在报告中公开了相关指标,目的是正视问题,进一步规范酒企的食品安全规范,并且,酒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冕的原则,自身也做了大量的内部自查和改进。本来,这是非常诚实和负责任的表现,却被别有用心之徒断章取义,单独放大,混淆视听,极大地误导了和消费者。
四、推论: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明确推断出,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绝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幕后有资本黑手进行操作,并经过了精心策划、完整布局、统一行动。其目的在于将白酒行业做空、打垮,然后逢低吃进,从中牟利。有迹象表明,在事件发生前,相关机构资本已悄然撤离,只待事件的引爆,然后隔岸观火,伺机而动。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这个事件是某些基金公司操盘,调集了数百亿资金,意图非常明显。近年来,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而中国白酒却逆风飞扬,保持着昂扬上升的势头,令境外资本一直垂涎欲滴,早就虎视眈眈妄图染指。要知道在当今中国,很多领域都已被外资收购或控制,唯有中国白酒凭着自己独特的核心工艺、较高的盈利水平,坚守阵地,没有被外资攻陷。这些境外资本通过他们在国内的代理人,境内的各种基金、机构以及个别不良媒体形成了联盟。塑化剂风波不是偶然,也不会是个案,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后面还有更大的事件发生。11月21日,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相继发表声明,声称自己的产品中不含有塑化剂。下午即曝出这两家企业偷税10亿的新闻。你想出头是不是?哥先给你一闷棍!你认为自己质量没问题?经营管理也没问题?偷税漏税总是有的吧!哥早把你们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的了。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谁的上没有一点点屎?这一闷棍打下,相信不会再有其他酒企冒出来说话了。更值得玩味的是,通常情况,出于对地方支柱企业的保护,相关部门即便不出来“辟谣”,也往往会淡化处理。而此次风波中,湖南省质监局表现得异常活跃,质检报告尚未出台,就要求全省酒鬼酒下架,次日出具了对酒鬼酒不利的报告。在开一张准生证都要拖那么长时间的国度,这样的反应速度,都不知道是不是应该为他们叫好。而更高级别的宣传部门,也没有采取任何封锁措施,而放任散布和放大。以我不算太高的智商,只能说这帮玩资本的人太聪明了,他们选择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点,那就是相关部门的权力交接。国内媒体,在基本情况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甚至根本就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了吸引眼球,盲目跟风,大肆炒作,充当了资本黑手的打手,让中国企业处处被动挨打。其中个别媒体,与基金和幕后资本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勾结和联系,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明白。白酒产业的上空袭来了一乌云,这片乌云的背后,就是资本的幕后黑手。不过,话说回来,其实人家这么做也不违法,不过是合理利用规则的漏洞做空获利而已。
五、未来走向:有人担心,此次风波会演变成另一起“三鹿奶粉”事件,导致白酒行业全军覆没。对此,我持相反看法。首先,性质不同。三聚氰胺是要弄死人的,而塑化剂最多也就是对身体有点影响。三聚氰胺是行业个案,而塑化剂是整个食品行业都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工业化时代无可避免的产物!食用油、可乐、矿泉水、矿泉水、酱油、醋、红酒、洋酒、啤酒……只要深入追查,没一个是干净的,其塑化剂含量都远高于白酒。其次,目的不同。当年整奶制品行业,是为了让洋奶粉全面占领中国市场,因此要往死里整,把中国乳业彻底搞臭、搞垮,彻底铲除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而白酒,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具有完全的不可替代性。因而,资本的动机不是搞垮、搞死,而是做空获利,趁机介入,分得一杯羹。因此,笔者推论,这件事情最终会完美化解的。资本的力量再强大,也不过是为了挣点钱,不会把人往死里整。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养羊,眼看差不多肥了,就可以宰杀了。但不是灭绝性的大。从11月21日的风向来看,逐渐聚焦在酒鬼酒身上,而不是整个白酒行业了。或许,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干预,鉴于风浪太大,那就牺牲酒鬼吧。酒鬼虽已被坐实,但不会弄死。在湖南省质监局的报告中,已经排除了人为添加的可能性,只要查到原因,加强整改,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股票还会拉上来的。有人赔钱,自然有人赚钱,这是基本常识。换个角度看,此次事件对白酒未来的发展也是件好事。近年来,白酒的确太狂躁了,正好借此机会,进行一下自我反省。白酒产业虽不像奶制品或其他食品有致命硬伤,但作为具有精神和文化属性的产品,一味地迎合官商文化,一直没有为社会价值提供正向能量,其文化属性、精神属性越来越堕落,而头脑的发热一直没有停止过。疯狂涨价、盲目扩产,1000多万吨的产能看着都让人胆战心惊。各种行业外资本也一窝蜂涌进来,这些对酒一窍不通的业外资本,他们只关心资本和收益,蛮干总是在所难免。不在塑化剂出事,早晚也会在别的方面出事。头脑太热,浇水降降温,也好。塑化剂事件,给整个行业敲了一记警钟。如果以此为鉴,加强自我反省,也是一次正本清源,重塑自己的机会。风雨过后,白酒行业的未来还是很让人看好的。 编辑:赵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