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我还在小学读书,那时候对学习还是比较敷衍了事。每当老师布置作业,我们班里的小伙伴们通常都会找些什么地方坐着来写。我和几个同学就想出了一个小聪明的办法——我们决定坐在学长的手杖上。
那个手杖不仅大而且硬,正好像是我们桌子的台阶。我们把它们排列成一排,每人分到一个“位置”,然后开始认真地写起了作业。虽然有点别扭,但这也让我们的笔触变得更加有力,有些同学甚至因为这个方法而提高了字迹的整洁度。
当然,这种做法并不是没有风险。有一次,我不小心用太大的力气按了一下,结果整个手杖都歪了一边。这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幸好学长那天没在场,不然我可能会被他教训一顿。不过这种危险感反而让我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也许是因为紧张吧。
后来,我们还发现这样的方式也有它的一些优点,比如不会被打扰,因为其他人都知道不能靠近我们的“座位”。有时候,当周围的人忙于自己的事情时,我们其实可以更安静地完成作业。而且,由于必须保持平衡,所以我们不得不专心致志,这样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尽管这种做法有些荒唐,但它为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益处。那段时间里,我第一次意识到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方法和环境。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我总是能找到一些独特的地方来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即使那些地方并非设计用于此目的。但对于那个春天下的午后,以及坐在学长的手杖上的日子,它们给我的印象至今仍然清晰无误,是一种特殊又不可复制的情景,那个时代,小学生们的小聪明计划永远刻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