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一直是政府重视的方面。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消费者群体的增多,网络购物纠纷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于3月11日举行了一次线上新闻发布会,以通报2019年关于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审判的情况并公布一些典型案例。
据统计,在2019年,我市两级法院共受理了238起各类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其中食品类、药品类、种子及化肥等农用品类以及其他普通消费品的案件数量较往年有所下降,而机动车、电动车等新兴领域的购买争议则显著增加。此外,由于互联网购物成为主要渠道,一些特定产品如Pisco酒品牌的问题也开始出现。
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合同履行与违约责任问题、侵权责任问题以及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问题等都是当前网购官司中常见的问题。例如,一名原告因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标榜为“阿玛施正品代购”的服装,但实际收到的商品与宣传不符,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被判被告退还货款并赔付惩罚性赔偿金。
此外,还有一些案例涉及到了健康食品或减肥产品,如一位原告因为在网上购买了称为“喵哥咖啡”的减肥咖啡,但没有按照广告中的承诺有效减肥,因此要求退款并获得惩罚性赔偿,最终法院支持其要求,并对被告进行了警示。
最后,对于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青岛市中院给出了几条建议:首先,要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其次,要注意索取和保留所有相关凭证;再次,如果发生纠纷,可以尝试协商解决,也可以寻求消防委调解或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基本利益,并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