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天人共酿,

是端午制曲的注解。

又逢端午,制曲盛事在全国大小酱酒企业拉开序幕,从南到北,横贯西东。


作为传统酿制技艺,“端午制曲”已传承至少上百年,几乎成为酱酒行业铁律。



道法自然、天人共酿是它的注解。


将这八个字拆开,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端午制曲?

制曲,可以通俗理解为培养微生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两大关键,一是微生物的来源,二是微生物的养分,或者说微生物的培养基。
而端午时节,天然地把这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

十年前,郎酒为研究端午制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别在春分、端午、秋分、冬至四个不同的时间点生产高温大曲,结果表明——


端午期间生产的高温大曲质量最好。


从感官特征看,端午时生产的高温大曲颜色较深,具有曲香、酱香和焦香,质量更好;从理化指标看,端午制曲的糖化力、液化力更适合生产要求。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该研究通过对原料、微生物、生产工艺、生化反应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端午制曲的酿造时令中蕴含着许多奥秘,体现了酒与自然的完美契合,以及与微观世界的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民谚有云:“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于是,家家户户悬艾草、佩香囊、饮雄黄,以驱虫避毒。


但这对酿酒而言,却正是好时候——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

微生物“一呼一吸“的活动,让酒体香味各异。


酿酒体系中的微生物大多都是嗜温微生物,其最适生长温度在 20~40 ℃,每年从端午开始,赤水河一带就会迎来酿酒微生物最喜爱的温度。


此外,端午临近雨季,空气湿度也日渐加大,为微生物繁殖提供大量水分。

在同一环境中,端午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活性都要优于春分、秋分和冬至。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与此同时,端午期间,微生物最喜爱的食物——小麦,也已经收割晾晒。


新鲜小麦的营养成分丰富,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细胞需要的各种主要元素,还能提供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生长因子,保证大曲微生物的营养。


不管是作为酿酒微生物的培养基,还是作为制曲原料,新鲜小麦都比陈小麦要好。

古井贡酒原粮丰收节收割小麦的场景。图源/古井贡酒
随着储存时间的推移,小麦中的酶活性减弱,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物理化学性状改变,利用率降低;而且储存过程中环境里的微生物会分解粮食中的有机物,一些微生物甚至分解出有害物质,抑制大曲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成品曲质量。

端午前后用新鲜小麦制曲可以减少虫害、鼠害、粮食霉变等危害, 能保证制曲原料质量并提高粮食利用率。


端午制曲,还有一个重要的限定因素——美拉德反应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风味物质很大部分来源于高温大曲,而高温大曲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因是源于其生产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


酱香型白酒独特的“四高两长”生产工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生产周期长、贮存时间长)为美拉德反应的发生提供适宜条件,而美拉德反应则赋予了高温大曲独特的风味物质——这些风味物质会随着制曲、堆积、发酵、蒸馏等工艺最终进入酒体中。


研究发现,制曲过程中的高温、高湿和微氧环境是美拉德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必需条件。


高温环境可以富集嗜热芽孢杆菌,嗜热芽孢杆菌可代谢产生活性较高的生物酶,这些酶类把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水解为美拉德反应底物。

图源/贵州安酒

10 ℃的温差,就有可能成倍地影响美拉德反应速度。


时节不同,生产高温大曲时的入仓温度、顶温、中挺时间、后火情况等都不一样,美拉德反应的程度也不同,最终生产出来的高温大曲的质量也不一样。


而端午时节,曲块在各个阶段的温度都能完美契合美拉德反应的需求。


综合而言,端午制曲涵盖了自然资源利用、微生物学原理、生化反应原理等种种优势,是道法自然之于科学的深刻诠释。

古人具体是什么时候将“端午制曲”固定为一大酿造时令的,我们不得而知。

但如果追溯以麦制曲的历史,或许能推敲一二。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在古代,绝大多数家庭是不会有存粮留到第二年的,即便有多余的小麦能用来制曲,也几乎是新麦收获后就使用了,而每年端午恰好是新麦归仓的时节。


早在商代,中国就出现了以麦为原料的麴(同“曲”),春秋战国时期又逐渐把握了依时令制曲蘖的规律,两汉时期麦曲占据主流。


也就是说,从商代麦曲出现时,中国人或许已经有了“端午制曲”的实践,只是那时“端午”和“酱酒”都尚未有名字。

图源/视觉中国

随着工艺的发展与细分,人们逐渐发现酱酒所使用的高温大曲最适合在端午制作,于是“端午制曲”也最终成为酱酒的专属。


而茅台镇作为传统酱酒酿造技艺“12987”的原点,又更进一步成为端午制曲最地道的主角。


不过,正如川黔本地糯高粱的特性决定了“九次蒸煮”这一核心工艺,“端午制曲”也决定于川黔当地的原粮和气候。


对川黔酱酒而言,端午是小麦、温度、湿度等制曲条件达到最佳组合状态的时间,而其他酱酒产区多少会有差异。

图源/古井贡酒

也因此,“端午制曲”并非一种严格的工期限制,其是指从端午开始,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是最适合制曲的日子。


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制曲可能在更长的时间内进行。


山东云门酒业在研究青州产区的酱酒酿造条件时曾总结:

“最佳的踩曲时间是端午节至重阳节之间进行,这段时间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有利于耐高温微生物的生长。


如果用曲量大,曲房紧张,至少在清明节至重阳节期间进行,不建议在冬季生产高温曲。”

作为徽派酱酒代表的宣酒,也曾做过端午制曲的研究:这个时间段环境中的微生物数据比季节高1~2 个数量级,一般最好应在农历的端午至重阳节之间完成高温大曲的制作。

在遵守酱酒12987工艺框架的基础上,宣酒融入区域特色,做出许多因地制宜的细节调整。 摄影/好酒地理局视频中心

“有的企业由于高温大曲的产量不足,采用室内加温的方法,这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也可以把曲的品温提升到 65℃左右,但是由于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及比例有着很大的不同,质量难以得有效的保障。”


宣酒的担忧,其实表明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酱酒如火如荼的年份里,制曲可能会在春、夏、秋三季进行,只有冬季才停产,只不过绝大部分产量在夏季完成。


当行业回归平稳发展,供需得当,端午制曲也会重拾其涵义。


今天,“端午制曲”更像一种信念,它昭示着酱酒人因循传统的坚持,也代表着传统工艺对于科学酿造的回应。


参考文献

[1] 沈毅,许忠,王西,等.论酱香型郎酒酿造时令的科学性[J].酿酒科技,2013(09):43-48.

[2] 张俊.浅谈粮食陈化及减缓粮食陈化速度的方法[J].今日科苑,2009(12):284.

[3] 潘学森,刘民万,董伟杰,等.北方酱酒的核心产区——青州产区的生产实践与思考[J].酿酒,2022,49(06):100-103.

[4] 高传强,司冠儒.小窖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J].酿酒,2023,50(06):2-10.

[5] ]陈心雨,刘念,王超凯等.高温大曲中美拉德反应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科技,2023,59(06):109-112.



发现好酒的自然人文之美

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