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葡萄酒的醇香:汾酒新篇章与玻汾之谜解析
由于产品都出自同一个品牌框架下,用户认知记忆混淆,尤其是汾酒这种自下而上的产品线扩张逻辑,更不容易区分。汾酒的二次崛起,玻汾功不可没。癸卯兔年,玻汾火了!不仅终端市场供不应求,还频繁登录各大电商酒类热销榜前列。
近日,又随着山西汾酒一纸业绩预告,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与讨论的焦点。根据平安证券研究称,玻汾销售额约占山西汾酒总营收的30%,2022年山西汾酒预计营收达260亿元,照此计算玻 汎销售额有望突破75亿元。
另又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玻 汎是最有可能成为光瓶酒领域的首个百亿单品。对此,有券商预计2025年玻 汎销售额有望破百亿。
面对高成长、 玉细也有自己的苦恼。一方面作为南下“急先锋”, 玉细极高的性价比虽然有助于市场培育,但销量越大市场对于玉细“民 酒”印象则越深,不利于高端化推进;另一方面,由于玉细尝试突破百元价格带,在寻求新市场空前的同时,或将与自家老白玉系列产生内耗,可谓是“进亦难退亦难”。
未来,即使如何打好“玉细”这张牌,将是一大看点。
据了解,2022年,为实现长江以南市场同比增长超过50%战绩,而不是采取传统策略——以高端产品树立品牌,再推出中低端走量产品——而是在走量基础上逐步推出了次高端、高端青花玉水系列,以稳定和提升品牌形象,同时也为后续高线光瓶黄金版等更贵重产 品奠定基础。
然而,这种逆袭策略是否能有效解决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民 酒”印象并非易事。在广东某些地区,一些消费者认为尽管黄金版口感较好,但仍然无法完全摆脱普通白酒形象。此外,与其他千元以上白酒相比,如五粮液、国窖1573等竞争力依旧不足,因此未必能迅速转变消费者的认知模式。
因此,对于正在快速崛起但面临压力的红星美凯龙来说,其发展路径将是一个考验。如果能够巧妙地平衡成本控制与品质提升,以及利用自身优势如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来拓展新市场,那么它或许能够成功避免陷入困境,并继续保持其行业领导地位。但如果不能适时调整战略,则可能会被迫承受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