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钦州市首期《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示范》项目培训班在市农业局举办。

钦州市是一个粮食主产区,但每年早稻因没有水源保证按时播插的水田面积达30万亩以上,造成上半年农田搁荒和播插季节严重推迟,其结果是晚稻后期遭遇秋旱或寒露风影响抽穗结实,严重威胁了我市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针对上述问题,市农业局立项了《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示范》项目,项目在钦北区、钦南区、灵山县各选一个受影响面积较大的旱区进行实施。其目标是通过超级稻再生栽培实现全年双季稻的产量。这次培训班参加人员是项目区主要技术骨干,培训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超级稻再生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二是项目区田间观测调查记录、分析研究、验收总结。由市土肥站高级农艺师刘逊忠讲授。整个讲授过程语言精炼,通俗易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调动了学员全部的注意力,达到了非常明显的培训目的。

类似内容培训,我市还派出了多批次的专家深入到项目区及周边乡镇、村举办,使该栽培技术能在需要应用的农户中推广,解决我市因春旱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这一难题。 编辑: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