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常喝酒的人,对于这个问题,肯定都有自己心里的答案,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弄清楚几点,果、白、药酒的区别,对酒精的吸收速度以及酒的醉酒原理。

果、白、药酒的区别酒从制作工艺上区分,主要包括三种:发酵酒、蒸馏酒以及配制酒。用粮食、水果原料发酵而来的是为发酵酒,在发酵酒的基础上经过蒸馏得到的为蒸馏酒,通过发酵酒、蒸馏酒或者食用酒精加入材料浸泡出来的为配制酒。果酒、白酒和药酒,正好从属于这三类,果酒发酵,白酒蒸馏,药酒配制。这三种酒在生活中一般 情况下,按照酒精度数的高低顺序为,果酒度数一般小于白酒,白酒度数小于或等于药酒。酒精度数所代表的的含义则是100ml的酒里所含有的纯酒精含量,12°的果酒,即表示每100ml的果酒中含有12ml的纯乙醇

对酒精的吸收速度对酒精的吸收主要由两个因素影响,一是酒精的含量,也就是酒精度数,二则是喝酒时的状态。据资料显示,酒精度与吸收速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酒精度在15-30度(%vol)之间时其吸收速率快;在15度(%vol)以下和30度(%vol)以上时吸收速率均变慢。酒精在体内不同消化器官的吸收量也不同:约65%经由小肠吸收,约25%经由胃吸收,口腔、食道等其他消化道仅吸收极少部分。饮酒时同时进食可使食物包裹酒精分子,降低胃对酒精的吸收速率;同时,胃内含有待消化的食物可使食物与酒精的混合物在胃内停留更长时间,延缓酒精向吸收速率更高的小肠移动,从而进一步降低酒精的吸收速率。不难看出,偏低或偏高度数的酒,吸收较慢,反之则吸收较快;空腹时酒精吸收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吃饭时的速度。

酒的醉酒原理我们喝的酒,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醇,人是否醉酒,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当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在时,人开始朦胧、畅快地微醉;而达到时,人就会口齿不清,步态蹒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醉酒。而酒精在内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酶系统的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酒精进入,乙醇脱氢酶能使乙醇变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把乙醛变为乙酸,乙酸对是没有危害的,最终会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每个人所含乙醛脱氢酶的不同,也就导致不同人的酒量是存在差异的。但一旦我们饮酒过多,摄入的酒精超过乙醛脱氢酶的分解能力,乙醛则会继续留在,达到一定程度时,恶心呕吐、昏迷等醉酒的各种不良反应则会开始出现。

综上所述,喝酒会吐的原因不在于喝的什么酒,而在于乙醇脱氢酶的含量,喝酒的状态以及酒精的度数。空腹喝酒、酒精度数在15-30度之间的酒以及乙醛脱氢酶含量较低,这三种情况喝酒更容易呕吐,并且伤胃。在不空腹、乙醛脱氢酶一定情况下,度数较低的果酒和度数较高的白酒和药酒,被吸收的速度都较慢,白酒、药酒不能被分解的乙醛更多,更容易带来呕吐、昏迷等醉酒现象。喝酒务必适量而行,切莫贪杯。我是三俩,一个有酒有故事的馆主,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与酒有关的知识,拜托啦,关注关注(微:三俩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