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春寒料峭时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支考古队,进入地处岷江河畔公馆坝的宜宾红楼梦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开始了糟坊头考古。院长高大伦教授领导了考古全过程工作。这支队伍由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王鲁茂研究员带队,队员是一批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青年考古工作者。经过考古队严谨持续的工作,四月初一个经过细致规范发掘的、完整的明代酿酒遗址出现在人们面前,使专家们惊喜不已。
经过四川省和全国两次专家论证,最后一致认为宜宾红楼梦糟坊头酒坊是明代白酒酿造作坊遗址,是全国酿酒遗址考古重大发现,是四川第一次发掘出使用年代最早、最单纯、要素最全的明代白酒酿造遗址。
“头等三百六十斤”
在挖出“头等三百六十斤”以前,考古现场便陆续挖出建筑构件和一些作坊用的生产工具。
考古刚开始不久,考古工地上清理出大量建筑石料,使所有参加考古的人预感到将有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王鲁茂研究员多次向我提起这一点。
比如房础,顶部有凹槽,显然是用来支撑柱子的。又如这个串架房子的部件,中间有长条形的缺口,这夹子究竟是夹什么用的?再如,那块石头上面有一个长方形的缺口,长方形缺口的右上角是一个未打通的的圆洞,量了一下,洞的直径是13厘米。看了好久,终于看出来这是一块门槛石,那圆洞是安装门枢的位置。那门枢直径达到13厘米,当然门也不会小。一般的农家是不会用这样的门的。当初这里的人究竟在屋里干什么呢?被挖出来的石料堆积在围墙的旁边。这些石料的用途愈来愈使人感到疑惑。
沟边放置了一个长条形的石碾子,圆形大石碾滚子我是见过的的,是牛带着它转圆圈,将米碾熟。一个长条形的石碾子,连同用河滩上坚硬的青石琢成的碾滚,也被清理出来,队员们用刷子刷去上边的泥巴。这样的碾子一共清理出来三个,其中的一个已经断成两截。两个大石臼,在房基内相距不远摆放着。这两个碓窝又深又大,高达1米,是我在四川画像石上见过的脚踏式杠杆石碓窝。是舂什么的?这些石头制成的工具,是家庭用,还是作坊用?
当“头等三百六十斤”被挖出来,这些疑惑就已经不再是疑惑了。
这是一个长方体青石,正面有“头等三百六十斤”几个繁体楷书字,字写得很规范,是用朱砂来填过的,现在还隐隐约约能看出朱砂的痕迹。左右方有凹槽,显得十分沉重墩实。这块石头究竟是做甚么用的。一种看法是用来衡量人的体能大小的,在招募工人时,哪个抱得起石头的就是头等。要么这块石头是个秤砣。如果是秤砣,“头等三百六十斤”是用来称买进的粮食,还是称每甑所用粮食的?“头等”是衡量质量,“三百六十斤”是衡量重量,那是不是专门称头等酒用的。不管怎么说,糟坊头是个作坊是可以肯定的。这个作坊是与粮食加工有关,不然的话,要磨子、碾子干什么?再者,这个作坊的规模不可能很小,否则,这三百六十斤的称砣便没有用处。直到考古告一段落,这个关于“头等三百六十斤”秤砣的“头等”的谜仍未解开。
如果把这些和酿酒联系在一起,这一切用途便十分明确。秤砣安装在台秤上用来称买进的粮食,或是称每酿一甑酒时所用的粮食的,或是是称头等酒用的,碾子是加工粮食时用的,碓窝是舂粮食用的。小碾子是用来碾曲药用的。
晾堂、灰坑、浸泡池、酒窖及其他糟坊头重现了明代杂粮酒酿制工艺,直接丰富了宜宾酒文化史。
酿酒采用的传统器具、设备是酿酒微生物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从功能上看,这些器具可分为传统酿酒所需原料加工、酿酒、储酒器具,按遗产属性又可分为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如炉灶、晾堂、曲坯房、窖池等属不可移动文物。如天锅、地甑、石磨、酒孜、曲坯盒、酒缸、酒坛、酒瓮、碓窝和篾扇等属可移动文物。此次糟房头考古发掘出来的不可移动文物有:
晾堂,酿曲酒时,在晾堂内摊凉冷却蒸后的粮食。摆放器物等。最好的晾堂是石板铺成的。也可以是三合土晾堂或泥土晾堂。糟坊头发掘出的晾堂非常理想,石板铺得非常平整,有边沿便于用水冲洗。在上面对滚烫酒糟手摸脚踢,用篾扇扇风降温。复原后的晾堂面积24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早的明代石板晾堂。
根据叠压打破关系判断作坊为最早的一组遗存。稍晚的房屋垮塌后形成的堆积层,从中清理出大量明代瓷片,以中晚期为主,甚至有部分可达明代早期,但无清代的瓷片,可知房屋的使用年代为明中晚期,废弃年代为明晚期。浸泡池,用石板砌得非常平整,仿佛才使用过,两边有水槽导入水,对高粱、包谷进行浸泡。在整个考古过程中这个浸泡池是最为使人困惑的。宜宾本土具有丰富酿酒经验的酿酒专家和老烤酒师被请到现场来察看、研究,终于搞清楚了这个池子是用于泡粮食的浸泡池。将用于冷却酒蒸汽的“冰桶”里的接近沸点的水导入池子来浸泡粮食是再合适不过了。这证明,公馆坝人在早在明代就已经考虑到热能循环使用了。这实在使人惊叹不已。
灶头。高粱、包谷等粮食必须经过两次蒸制,所以灶头是酿酒诸要素中,必不可少的。糟坊头酿酒作坊的灶头在整个遗址下河方边沿,与水槽平行。天锅地甑已经找不到了。在离灶头不远的地方,考古“方”靠近外沿处,是一个铺着石板的接酒池。而在距离这里二十几米的地方,又有一个同样的灶头痕迹,火已经把泥土烤得泛红变硬。
灰坑。这灰坑是原地层所遗留,通过灰坑遗留物的分析,可以准确地分析遗址的年代。
酒窖。坑基上有大大小小的窖池,就窖池的形状来看,有壁和底都是石板砌的、底和壁都是三合土筑的、泥壁泥底、泥壁石板底等。从时间来看,明代和清代的窖分布在各自的地层。对于这些窖要仔细地研究以后才能做出究竟是大曲酒窖池,还是小曲酒窖池的判断。而在遗迹现场大曲酒窖池与小曲酒窖池是并立存在的。我极不赞成有的专家提出的,将考古现场明代以外的地层清理掉的做法。当然从考古学的角度考虑,清除掉明代以外的地层,将会使明代史迹更加清晰,但公馆坝明、清、和现代都没有停止过白酒酿制。糟坊头酿酒遗址非常鲜明地方揭示了这种传承关系,为一段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历史提供了确证,保留所有历史遗迹是十分必要的。从现有文献可证的清代宜宾酿酒史上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曲酒在同治九年、光绪元年、光绪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宣统二年的价格分别是每斤160、180、200、220、240文,小曲酒分别是36、40、44、64、80文,在同治九年大曲酒是小曲酒价格的4倍,而宣统二年已下降为3倍。(《南溪县志》)可以推定在明代大曲酒比小曲酒更名贵,大曲酒和小曲酒的价格比可能超过4倍。大曲酒实际上是富家的奢侈品。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在明代的糟坊头酿酒遗址中,大曲酒窖池比小曲酒窖池小得多的原因是,大曲酒的消费群体比小曲酒的消费群体小得多。
省考古院万娇硕士说:“现在,只要把粮食拿到这里来,就可以烤出酒。”她要想强调的是糟坊头遗址的酿酒要素齐全。
经过对遗址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公馆坝糟坊头的规模:糟坊头每天用粮食360斤(可以用“头等三百六十斤”秤砣称量,现在可以证明,这“头等三百六十斤”是个标准计量,对糟坊头的生产至关重要),产一甑烧酒大约为180斤。而糟坊头有两个灶,则每天可生产烧酒360斤(也可以用“头等三百六十斤”秤砣称量),考虑到窖不够用,公馆坝的人多以高1米,直径1.5-2米的大木桶代替,一个灶需准备大木桶7个,两个灶需准备大木桶14个。以年计算,糟坊头在鼎盛时期每年产酒应当在100000斤左右。必须充分利用水陆运输通道将酒外销才有出路,仅靠糟坊酒店是不可能将这样多酒销出去的。为了完成从采购粮食到销售的的任务,糟坊头包括主人在内的生产、销售人员当在20人左右。这还没有将糟坊头为出产销售优质大曲酒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计算在内。可以想象,当初的公馆坝糟坊头是何等辉煌,何等繁忙,在岷江地域享有何等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