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一个民族国家,其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于1616年统一了后金,并在1644年顺治二年攻占北京,取代明朝成为新的中央政权。到了1664年的康熙三年,这个新兴的王朝已经稳固下来,并开始进入一个长期的繁荣时期。

首先,在政治领域,康熙皇帝深知作为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复杂性,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他推行“御史中丞”制度,使得地方官员能够更直接地向中央汇报情况,同时也为地方官员提供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此外,他还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如减税、鼓励农业生产等,以此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增强对政府的支持。

其次,在文化方面,康熙时代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候。由于长期战争导致人口锐减,对外贸易受到限制,因此当时社会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消除无聊和解压。在这种背景下,不仅学术研究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科举考试被认为是文人可以展示才华的一种途径,而书画、诗词则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这期间创作出许多名家如吴伟业、陈维崧等,他们以其卓越之笔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

再者,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不少突破性的发现和发明出现。在这一点上,最著名的是天文学家朱舜水,他编制出了《崇祯历》、《日食考》等作品,其中包含大量关于天体运行规律以及计算方法的心得,这些对于当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医学上的进步,如医药学家李光生的《本草纲目》,这部巨著详细记录了众多植物及其用途,对于医学界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在宗教信仰方面,由于满洲人的信仰传统不同,他们并不完全接受汉族传统中的佛教和道教,而是倾向于儒家思想。因此,该时期儒学获得加强,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宗教如基督教开始在中国境内传播,但受到了严格控制,只允许一些特定群体进行礼拜活动。

最后,在国际关系方面,由于东亚地区的大国争霸局面,以及欧洲列强对亚洲各国不断侵略扩张的情况下的冲突加剧,加上西方列强对中国海洋版图不断侵扰的问题,使得清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防御策略并加大军事力量投入以应对这些威胁之一例子就是1652年的英荷联合舰队进犯南京城,那时候正值清初建国之初,此事件使得清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强边疆防务与海防建设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及领土完整。而到了1664年的康熙三年,当时虽然尚未发生类似事件,但这一危机意识已经深刻地铭记在每位决策者的脑海中,从而引导他们制定更加全面的战略规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地缘政治挑战。

综上所述,1664年的康熙三年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变革与发展色彩的年代,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即从动荡不安走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达到高峰的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政治、文化还是科技领域,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和丰富多彩的人生态度,为后来的几百年积累了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