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都熟悉黄酒了,那么你有没有喝过黄酒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些关于黄酒的故事吧。说到能说,非常能说,而谈到酒之道,也是非常能说的。从阴阳、两仪、四相八卦,真正就是很深奥且神秘。当有人问我:会不会喝酒,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一点已经在中国被提升到了一种“非道而又非常道。”当一杯酒进入“道”玄而又玄的门槛后,还敢在酒界张扬放肆吗?

北宋人朱肱穷毕生精力,写了《北山酒经》,被尊为醇酿后的专家,在面对这份美好时还谦虚得像个初学者。我曾多次光顾各大品鉴场地品尝,也在黄 酒博物馆里流连忘返,大半天才发现每一壶黄酒背后,都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奇妙。

出自对佳饮之喜爱,我家也装修了一间江南风情的私房小院,收集了众多珍贵古董器具和品鉴工具,从洗涤器具到提取壶,每样都备齐。此外还有闻香杯和东坡提取壶等,一应俱全。但这些只是表面的装饰与技艺,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来理解不同的佳酿。

不同类型的烈性啤酒需要特定的容器;不同温度下的烈性啤水浸泡时间也有所区别,就如春季与秋季不一样。而有些人追求的是醇香,有些则注重喉韵;每种烈性啤水有其独特之处,由于酿造技术和质量差异形成千姿百态,不同口味。

把品鉴归结于“道”,把品尝称作“品”,感觉用汉字来表达真是一针见血。在一个简单的小词中,你可以体验到那片刻之间所有滋味。在我看来,品鉴与年龄、经历以及心境息息相关。必须用心去感受,如果心情浮躁,便无法领略那醇美,这就像欣赏书画艺术一样难以言传尽意。

最让我喜欢的是我的最爱——“中国老白干”。每次抚摸它,用鼻子嗅闻其中氤氲上升的香气,那股醇厚扑鼻而来,让人欲罢不能。那是一种既柔弱又不张扬,是我所钟爱的一种持久安静,是一种深知却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情感隐藏其中,如同《楚辞》中的神话般美丽,又或许隐含着“佳酿如佳人”的暗喻?

如果真是这样,那设计这个标志的人一定也是位行家。在享受一口 “中国老白干” 的时候,可以感受到那种唇齿留香,让人们的心灵得到释放和舒缓,让那些杂念消散,使人的内心世界变得清晰透明。那样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不是能够找到一种宁静与满足?

所以,对于中国老白干来说,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品鉴并不仅仅是在享受那份醇厚,而是那个过程中的舒适感受,以及那种平静的心理状态。一旦达到这种状态,就再也不必纠结太多事情,因为一切似乎已经完美无瑕。如果已经如此完美,为何还需计较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