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酒新标准实施:拒绝添加剂,追求本真魅力

随着9月21日广东省卫生厅发布的《广东黄酒》地方标准DBS44/002-2013的正式实施,广东省食品安全领域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这一新标准明令禁止除了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外的所有食品添加剂,对于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洗礼。

为何选择制定黄酒地方标准?朱思旭、甘萍和彭洪等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答案。他们指出,尽管浙江、山东和福建也是著名的黄酒产区,但广东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特色的黄酒生产地,其产品因气候、工艺差异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好地反映这一点,以及提升产品质量,不同于全国性的GB/T13662《黄酒》国家标准,省内决定推出自己的地方性规定。

自2002年起,当地就开始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这个问题,并在2007年试图制订小曲糯米酒的地方标准。但是,这些努力未能得到认可。在此基础上,一群专家和企业共同成立了起草小组,在一年多时间内完成了新的地方性标准——《征求意见稿》,并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广东黄酒》地方标准。

这份新的规范将对现有的生产方式提出严格要求,尤其是在无添加或少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方面。侯嘉佳总经理表示,这不仅是为了回归到自然酿造,更是为了体现原汁原味的特色。他还提到了取消β-苯乙醇指标,因为它对品质影响有限,但容易被人为操控,从而影响健康安全。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彭洪认为,这一变化将导致强者恒强的情况出现,即龙头企业如龙乡贡牌客家黄酒将更加引领市场,而那些无法适应新趋势的小型企业可能会逐渐退出市场。这样的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产品质量,也让消费者更加信赖这种传统饮品。

总之,《广东黄 酒》的地方性规范是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同时也促进行业整体发展,为当地品牌打下坚实的地基,以期实现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