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酒新标准引发热议:酿黄酒需日搅不及时,添加剂应弃之如浮云。记者近日获悉,由广东省卫生厅发布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44/002-2013《广东黄酒》将于9月2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明令禁止除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外的所有食品添加剂。
为何会出台黄酒地方标准?新标将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同为《广东黄酒》地方标准起草单位之一的朱思旭、甘萍、彭洪以及侯嘉佳等人士。
“为什么唯独广东会出台地方标准?”据朱思旭介绍,广东的黄酒生产没有结合自身工艺特点制订标准,导致部分企业为了达标而采取添加食品添加剂的手段。
2002年以来,省酒协不断向上级反映,但未被采纳。在2007年制订了DB44/427《小曲糯米酒》地方标准,但已不能满足现阶段食品安全要求。此后,在省卫生厅和省酒协支持下,一年的努力后,《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提升品质和推动发展为宗旨。
本土企业抱团共建“良心标准”。在座谈会中建议由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牵头成立起草小组。2012年6月,小组根据总结会议,对定义、分类及技术要求进行研讨,并组织草拟《广东糯米酒》(草案)。
专家研讨认为,更改名称至《广东黄酒》,更符合实际情况。甘萍表示,全程承担检测工作,为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本次新标取消氧化钙指标,并调整非糖固形物指标和氨基酸态氮指标。“禁止添加剂是回归自然酿造原汁原味。”
侯嘉佳介绍,比如取消β-苯乙醇指标,因为含量较低且难以发现外部行为。考虑到此指标影响不大,不利健康,因此专家一致同意取消该指标。
新 标准实施将引发行业改革呈现强者恒强效应,如龙乡贡牌客家黄 酒等龙头企业将引领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让消费者更加放心饮用 广 东 黄 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