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酒新标准实施:拒绝添加剂,追求本真味道
在即将到来的9月21日,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44/002-2013《广东黄酒》将正式启用。这项新标准明确规定,不仅要保障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还禁止任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地方性的黄酒标准呢?它对行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包括朱思旭、甘萍、彭洪和侯嘉佳等人,他们分别担任了《广东黄酒》地方标准起草单位之一的成员,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秘书长和总经理等职务。
“广东之所以制定这一地方性标准,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护并推动本地特色黄酒产业发展。”朱思旭解释说,“虽然中国有统一的GB/T13662《黄酒》国家标准,但由于气候条件和工艺差异,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适的生产规范。”
据了解,由于历史悠久且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客家地区的黄酒,其口感、品质以及文化内涵都非常独特。然而,在过去,由于没有结合自身工艺特点制订相应的标准,一些企业为了满足国标要求,有时不得不采用添加食品添加剂的手段来达标。
2002年以来,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就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这一问题,并希望修改GB/T13662《黄 酒》,但未能得到响应。在此基础上,起草小组经过近一年努力,最终在今年2月公布了征求意见稿,并最终形成了现在这份新的地方性标准。
该新標準中取消氧化钙和β-苯乙醇指标,同时调整非糖固形物指标和氨基酸态氮指标。侯嘉佳表示,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广东黃酒回归自然酿造,以原汁原味呈现其特色。此外,该標準还通过调整指標來減少通過人為方式增加檢出值含量的情況,从而保障饮用的健康安全。
对于这个新的政策,对于业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机会。彭洪认为,它将引发行业内的一系列改革,让那些质量优秀、品牌强大的企业成为市场上的领跑者。而这些龙头企业,如被评为十大名料中的龙乡贡牌客家黃wine等,将带领整个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高质量的地道廣東黃wine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