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发展的关键是价格回归 —— 如同自制黄酒需精准调配原料与技艺,企业要将产品定位在合理的市场价位上,为行业注入创新元素,促进行业复苏。文章指出,尽管国家政策鼓励黄酒产业,但其在消费升级过程中的落后导致销售比例持续下降。主要原因包括包装、营销、人才结构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其中价格低估尤为关键。

20年前,与茅台葡萄酒相比,洋河也曾以大曲著称,而今“蓝色经典”已成为主流;20年前,“红葡萄酒”仅售7-8元,现在则多数是橡木桶酿造品,其价格超过200元。而黄酒,从散装1元到普通瓶装2-3元,如今依然如此,这种低估使得平均价格涨幅最小甚至未能跟上物价增长。

然而,由于成本快速上升(原材料和人工),这种低估压缩了利润空间,使竞争力不断削弱。因此,改革核心在于深入研究消费者需求,对包装、口感、价格和推广模式进行调整,让产品性价比超越消费者预期。不是简单的“上涨”,而是让黄酒主流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以便企业获取合理利润,为行业投入更多创新元素,让黄酒重新焕发活力。

文章认为,将传统黄酒市场餐饮零售价格提升至四五年前葡萄酒水平(68-88元/瓶)有助于提高品牌价值并吸引消费者。这意味着除了追求成本效益,还需要强化产品价值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让 黄 酒 的 主 流 价格 回 归 到 合 理 的 定 位 上,不仅有助于企业盈利,更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并为合作伙伴带来稳定的利润支持。

总之,作为2500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有责任让人们认识到这是一款值得珍惜的好东西——独特口感丰富养生内涵,是真正的中华国粹。此次重塑,也许能让更多人享受到这一美好的选择,同时也促进这个古老但不衰退的地球上的那一片土地继续繁荣昌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