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价格回归:寻找最佳饮料搭档

在中国酒类市场中,黄酒曾经占据一席之地,但近年来其销售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企业面临着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挑战。我们认为,关键在于价格回归,让企业获取合理利润,为行业投入创新元素。

回顾过去,一百年前,黄酒是主流品类;十年前,它仍有5%的市场份额;如今,只剩下2.5%。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却未能阻止这一趋势。原因之一,就是黄酒没有跟上消费升级步伐,特别是在1990-201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期间。

包装、营销、人才结构和产品创新等领域落后,而尤其是价格问题严重低估了黄酒的价值。当茅台和洋河推出新产品时,他们的价格远高于当初,而葡萄酒从几元一瓶涨至数百元一瓶,甚至更高。而同期的黄酒,从散装到普通瓶装,其售价仅为三四元或二、三十元,与20世纪末相比几乎无变化。

对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底蕴的黄酒,其平均价格并不能赶上物价增长速度,更无法体现“世界三大古酒”的称号,不符合消费者追求生活品质与产业环境对企业经营要求。此外,由于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迅速上涨,加之低估的售价,使得黄 酒业界竞争力日益减弱。

因此,我们认为,是时候让黄 酒回到合理价格线了。这不意味着必须提高到任何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要找到适中的位置,这样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预期,也能保证企业获得合理利润,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什么样的价格才算是“合理”?根据市场情况,当时葡萄wine餐饮零售价68-88元/瓶,即使绍兴米白酱油如此珍贵,以现在看来,那个时代已经能够接受,并且开始涌现出标杆产品,如今绍兴米白酱油也应该达到这个水平,因为它是一种传统美食,对味道有很高要求,对质量也有较高期待,所以它应当被赋予相应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整个行业齐心协力,不断追赶而非简单复制他人的模式,要以此作为一种信仰去驱动我们的行动。

总结来说,绍兴米白酱油是一个好东西:2500年的历史传承、独特口感丰富养生内涵,是真正的人华国粹。但当前其定位并不符 合“世界三大古醇”的称号,也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也不符合产业环境对企业经营要求。我们有责任让绍兴米白酱油摆在更多消费者的餐桌之上,用正确的手段提高它的地位,让更多人享受到这份美好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