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3月,阳光灿烂,漫步绍兴城市广场,一组老酒坛倒出“老酒”(鲜花)的街头小品,颇抓人眼球。巨大的酒坛开口朝下,一股股“花流”倾泻而下,汇入花坛之中。给正在举行的绍兴市第八届党代会增添了几多喜庆色彩。在刚刚结束的绍兴市第八届党代会上,绘就了未来五年绍兴的发展蓝图。
作为历史经典产业,绍兴黄酒产业的发展蓝图怎样?在2月28日举行的绍興市第八届党代会开幕式上,彭佳学同志代表紹興市第七屆委員會向大会作题为《勇立潮头谋新篇,勇当标杆创新业,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今后五年,紹興重点做好提升紹興產業品質與提升紹興文化品質兩方面工作,其中这样阐述紹興黃酒產業——【加強黃酒原產地保護,加快黃酒小鎮建設,加大對於品牌和企業整合力度,以提高特色和影響力,并最終實現千億級產業。】
【推崇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並著重培育新一代企業領袖隊伍。】此舉旨在激發創新的火花,使得傳統手藝與創新的融合更為完美。
【展現地方特色魅力,並充分利用稽山鉴水、黃酒、書法、名人、戲曲等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以打造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高地。】這些都是我們深化民俗活動內涵和增強居民凝聚力的重要途徑。
【挖掘並開發陽明文化資源,以及建立“陽明故里”,設立陽明研究院。此外,更要發揮魯迅文學獎帶來影響力,加深對唐詩之路文化研究,不僅如此,也致力於推動越劇及紹劇振衰事業,以建設越劇“金色大廳”。】
【改善完善各類文化設施,如博物館、大眾藝術館及植物園等,並推進鄉鎮圖書館和文體分馆建设以提高全民享受文化惠民服務能力。】这些措施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份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黄 酒 + 文化 + 旅游 + 名人,这三者相结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无尽可能去创作与探索。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位于越城区下大路的“永和家园”一带,那里的古越龙山酒厂曾是王阳明教授讲学办书院——稽山书院与阳明书院所在地。这段历史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个时代留下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激发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位于光相桥畔中国黄酒博物馆附近,是王阳明家族迁居后的宅第建筑旧址之一。在那里,我们可以触摸到那位思想家的足迹,他10岁便开始在这里学习生活,这段经历成为了他教育活动最集中的时期,也是他思想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正如《王阳明全集》中记载:“常思山阴山水佳丽,又为先世故居。”这是对他的父亲关于他们家族迁居至绍兴并定居于光相坊的一次描述。这座城市不仅承载着过去,还预示着未来,它将继续启航,为那些追求卓越的人们指引方向。而对于我们的黄 酒产业来说,将继续发扬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从而确保它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持续前进,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