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明金维)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14日在英国霍舍姆闭幕。有着“金砖四国”之称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在会议期间共同呼吁,必须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以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和地位。多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地位不断上升,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当今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起源于1944年在美国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世界经济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两大机构应运而生。作为对当时国际经济格局的反映,这两个机构几乎完全为美国和欧洲所主导。但今天,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美欧虽然仍占重要地位,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增强,重要性与日俱增。正如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14日的会后所言:“我们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像是世界过去60年来从未改变。”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目的是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前,危机仍在蔓延,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独自面对,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在应对危机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金砖四国”财长在会议期间共同表示,必须重新评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和对该组织的要求等,以使该组织适应新的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此前已讨论过的改革建议包括:应尽快建立覆盖全球特别是主要金融中心的早期预警系统;改善国际金融机构内部治理解构,建立及时高效的危机应对救助机制;提高国际金融机构切实履行职责的能力等。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反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增加它们的话语权,从而扩大这两个机构的代表性和合法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2008年4月批准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的投票权重从59.5%降为57.9%,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重则从40.5%上升为42.1%。尽管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代表性有所增加,但发达国家的优势仍相当明显,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必须改变这些机构的产生办法。作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潜规则”,世界银行行长历来由美国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人选则由欧洲国家决定。针对这一点,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14日在会议结束时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命“应该通过公开和基于表现的遴选过程”。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显示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弊端。只有对这一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并避免类似的危机今后再次上演,这既是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在14日的会议上达成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的一项重要共识,也是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大势所趋。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