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酒新标准引发热议,坚决排除不良添加剂,维护传统配料表。记者近日获悉,由广东省卫生厅发布的《广东黄酒》地方标准DBS44/002-2013将于今年9月2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明令禁止除了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外的食品添加剂。

为何广东会出台黄酒地方标准?新标将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同为《广东黄酒》地方标准起草单位之一的朱思旭、甘萍、彭洪以及侯嘉佳等人士。

广东缘何出台黄酒地方新标?

众所周知,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是黄酒主要产区。而广东的黄酒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客家地区的黄酒,其口感、品质、文化等深入人心。但为何唯独广东会出台地方标准?

据朱思旭介绍, 广東氣候與工艺因素原因,使得自然發酵產生的物質指標與其他產區有一定差異。而GB/T13662《黃酒》標準執行後,有部分黃酒生產企業為達標而采取添加食品添加劑之法來滿足國標要求。

从2002年开始,廣州市醉飲協會不断向上級主管部门反映廣州實際情况,要求修改 GB/T13662《黃酒》,但未采纳。在2007年制訂了DB44/427《小曲糯米 酒》的地方標準,但是此標準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食品安全要求,也存在品種劃分不夠全面行政監管部門操作無法統一等多問題。

在省衛生廳和省醉飲協會支持下,起草標準小組通過將近一年努力,在今年二月,《廣東黃 酒(征求意見稿)》公布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該文明確了黃 酒 生產以重視食品安全,不加或少加食品 添加劑為宗旨,以提升廣東黃 酒 品質推動廣東黃 酒 新一輪發展。

本土 黃 酒 企業抱團共建“良心標準”

2012年4月,由於此Standard起草工作組織了一次座談會,其中包括由業界專家及龍頭企業代表參與,並對Standard進行研討並進行初步草擬。此時期中由於風險評估考量及技術能力限制,因此決定將相關研究工作交由專業科研機構負責完成,而非依賴單個企業或單位承擔所有研究工作,但這也意味著時間上需要更長一些才能完成相關調研並形成具體規範內容。

隨著進一步調查資料收集以及測試結果分析,此項目最終在8月份完善,並提交至當地政府審批。在過程中,每一次討論和修正都涉及到不同方面的人員參與,這包括從業人員、中學生、大學生乃至老師們,以及普通市民,都有各自獨特觀點提出來作為決策依據的一部分,即使是在面對複雜性和挑戰性的議題時,也能夠展現出強烈合作精神和創新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