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公元一世纪,罗马曾经禁止种植葡萄。然而,在公元三世纪,那位深陷危机的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里利乌斯·普罗布斯鼓励法国人重新开始种植葡萄生产葡萄酒。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随着葡萄园的逐渐增多,法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葡萄园,而葡萄酒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到了公元12世纪,当时的圭亚那和普瓦捷公爵下令在波图夏特省的一个地区(Poitou Charente)进行大规模种植,这个地方后来成为了著名的Cognac产区。此时,法国的葡萄酒已经远近闻名,并且被运往荷兰、英国和德国等地,因此法国贸易也变得更加繁荣。

但是,由于海运途程长且耗时久远,使得这些美味佳酿很容易变质滞销。这时候,一群聪明的小商贩从中看到了机会,他们将这些即将过期或已过期的白兰地作为原料进行加工,从而创造出了更耐储存且不易变质的蒸馏酒。这种蒸馏技术不仅使白兰地不会因为长途运输而变质,而且由于其浓度高,它们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运输,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运费,对市场需求有了更大的满足。

随着时间推移,当初那些掌握二次蒸馏技艺的人类开始将白兰地进行二次蒸馏。但是当时所得到的是一种无色的液体。直到1701年,当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后,使得原本蓬勃发展中的白兰地销售受到了严重打击。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小商贩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方法来保存他们的手头库存,他们利用干邑镇盛产的一些橡木做成了橡木桶,将这些未能及时销售出去的白兰地储存在其中。

意外之举产生了奇迹。当战争结束并再次打开市场之后,小商贩们惊喜发现,那些用橡木桶装存的大量无色液体竟然经过几十年的陈酿,其颜色变得晶莹剔透,同时香气更加浓郁、口感则更加令人难以忘怀。此后的干邑地区居民就开始采用同样的工艺——包括二次蒸馏以及长时间陈酿于橡木桶内——制作出现在我们熟知今天所谓“干邑Cognac”或简称为“干邑”这一系列产品。而这段历史,也正是在此期间形成了现代天然香槟起源故事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何通过陈酿过程让水果制品获得更多独特风味和口感层级化。这一传统至今仍然是世界上许多顶级品牌保持其特殊风格与身份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