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公元一世纪,罗马曾经颁布了禁止种植葡萄的法规。然而,在公元三世纪,当时的危机四伏的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里利乌斯·普罗布斯鼓励法国人重新种植葡萄,并生产葡萄酒。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法国的人们逐渐增加了他们的葡萄园,这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产量增长。到了公元12世纪,圭亚那和普瓦捷两个地区(Guyenne 和 Poitiers)的领主下令在波图夏特省的一个区域内建立起更多的葡萄园,而Cognac就是那个区域的一个子产区。此时,法国所产出的葡萄酒已经远近闻名,并且它被出口到荷兰、英国和德国等地,使得法国贸易也同样蓬勃发展起来。
但是到了公元16世纪,由于长途运输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大量变质滞销问题,对于这些商人们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这时候,一群聪明的荷兰商人发挥了创意,他们利用这些变质风险较小但品质仍然不错的葡萄酒,将它们进行蒸馏,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饮品——白兰地。这种通过蒸馏制作出来并且不会因为运输过程中变质,这使得白兰地成为了一个非常受欢迎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随着时间推移,当局开始掌握二次蒸馏技术,将原来的无色白兰地转化为现在我们熟知的一种琥珀色的美味佳肴。但是当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的时候,这场冲突对白兰地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得需求大幅度下降。当时的情况迫使商人们将他们手中的白兰地妥善储存起来,以待后续销售。而这一次偶然间使用橡木桶来贮存 白兰地,最终却给予其一种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经过十年的陈酿及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存放之后,那些用橡木桶装载着未来的干邑白兰地,它们从最初无色的状态中悄然变化成了一种晶莹剔透、色泽丰富、香气浓郁以及口感不可思议的地道干邑白兰地。这一工艺流程雕塑出今天我们所享受到的干邑品牌,以及那些传统上以高质量著称的地道干邑产品。
直至1887年左右,欧洲贸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不同形式包装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包括单一木桶装与瓶装两者相结合,从此改变了整个行业界限。而随着外部包装设计不断完善,加之对于高品质认证体系更加严格要求,这促进了干邑品牌价值提升,并伴随着销售额稳步增长,每年的出口收入达到令人瞩目的数目,如每年的三亿法郎等如此数据表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