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东,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有人开始种植葡萄。埃及文明记录了早至公元前2500年的葡萄酒酿造,这一行业在圣经中的记载显示其在当时地区的重要性和悠久历史。希腊人不仅活跃于葡萄酒贸易,也在从黑海到西班牙广泛种植了葡萄。这罗马帝国则将其扩展到了莱茵河、摩泽尔河(德国和阿尔萨斯)以及多瑙河流域(如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匈牙利和奥地利)。修道院的作用帮助该行业在罗马帝国衰落后得以持续,并促进了欧洲许多著名产区的发展。
随着哥伦布的大航海,葡萄文化与酿造技术从旧世界传播至新世界。西班牙传教士带领着16世纪中叶的探险队,将葡萄栽培引入智利与阿根廷;而18世纪初期,他们又将此技术拓展至下加利福尼亚州。在19世纪初期,当大量欧洲移民涌入时,以V. vinifera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便得以兴起。在南美主要产区,如安第斯山脉脚下的地区,以及加利福尼亚中央山谷、索诺玛县、纳帕县和门多西诺县等区域,都有着丰富的葡萄种植活动。
19世纪初,英国定居者带来了欧洲品种,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进行种植;荷兰定居者更是在1654年之前就从莱茵河运送来南非。此外,从1870年到1900年代之间,由于美洲根虱对全球范围内V. vinifera栽培造成严重威胁,几乎摧毁了所有相关地区的一大部分。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有些农场选择使用美国原生物种接穗法,与V. vinifera结合起来,这个方法证明能有效抵御这种寄生虫。当这次危机过去之后,不同国家政府开始颁布法律,以保护特定产区的地位并确保高质量产品,而今天这些规则也被其他较新的生产国所接受。
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对发酵过程及其原因了解越来越深入。在17世纪,大型木桶仍然是储存陈酿酒精最常用的容器,但随着玻璃瓶的大规模生产以及软木塞发明,使得人们能够长时间保存并装瓶放置。而直到巴斯德等法国化学家们解释发酵本质,并确定它背后的原因,以及他们发现破坏酒精品质的小生物并开发出杀菌方法后,我们才真正理解到了如何制造高质量且耐久性的葡萄酒。此外植物学领域对于培养单一纯净菌株以及提高果树训练效率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现代农业提供了更多工具和策略。
20世纪机械化创新进一步推动了品质控制,比如使用不锈钢设备可以保持清洁,并通过冷冻达到准确温度。而自动化封闭式货架和过滤系统减少了与空气接触机会,从1960年代起,更是引入机械收割机使得收获过程更加迅速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