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1664年是一个转折点,也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段相对和平繁荣时期。这个年份不仅见证了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更是许多文化、经济活动的高潮。

康熙帝即位后,迅速稳定了国家政局,对内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官僚体系,减轻人民税负,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等,这些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一批新的商业中心逐渐形成,比如广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此时,1683年的《大清会典》也就此修订完成,它为后世留下了关于法律制度、政治体制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宝贵资料。在文化领域,不仅书画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还出现了一批新兴文学家,如吴伟业、蒲松龄等,他们以其独特风格,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对于科技与科学而言,1664年也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科举制度下的学习机会增加,使得一些科学思想开始渗透到更广泛的人群中。这一背景下诞生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如李光地,他在天文观测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总之,在1664年的康熙初年,以“治国安邦”为核心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建设活动,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推动了当时社会各个方面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