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李楼是个千户大村,也有一条号称三里多长的东西大街,但村里的街道几乎都没名字。村里人习惯把南面的街叫前街,北面的街叫后街,村中间的那条南北路则叫南北街。要是谁想把位置再定得准确一些,就说是后街东头、前街西头,或是关老爷坑、大槐树之类的名字。有名字的街道不多,更不用说小胡同了。
   
然而,我们幸福街却是个例外,这是我们村唯一一个有名号的胡同,而且还给冠上了一个街的名字。幸福街之所以出名,都是缘于一个“酒”字。
&n文章来源华夏酒报bsp;  
在解放前,我们这里有一个全村唯一的小酒馆。尽管那时酒馆的生意很一般,但有了酒馆就必定有酒客。凡喝酒的大都得要上两个炒菜,于是酒馆周围的酒香、菜香引得不少人驻足。
   
喝酒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为了大家伙凑在一起热闹,有的是为了人情……天长日久,有人就感到,生活在这条街上有酒香、有菜香,这就是幸福,于是那原本不起眼的小胡同,就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幸福街。
   
幸福街上幸福多,特别是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别说是喝酒,就是闻闻酒的味道,也是一种幸福。人说生在京城就是福,这生在幸福街也是幸福啊!
   
在解放后没几年,由于当时的政策原因,认为灯红酒绿败坏社会风气,因此街上的小酒馆歇了业。除了谁家有什么红白事,一般没谁再提喝酒的事。直到一次村里发生了一次事故后,才解了这禁酒的围。
   
那时,大队里死了一头驴,按兽医站的要求,应当作深埋处理。队长感到就这样埋掉太可惜,就私自作主,要大家吃回驴肉过过瘾。队里把驴肉统一煮出来,让干活的劳力解解馋,并且专门打了十斤散酒。
   
全队的男劳力们围坐在一起,大口地吃肉,大碗地喝酒,比以前的山大王劫到了大户都热闹。那一天,全队只有两个没喝酒的,一个是副队长四罗头,一个是小青年二毛子。
   
四罗头是幸福街少有的不喝酒的男人,就是平时家里有事请人帮忙,他也从来不准备酒,直到碗筷都摆好时,他才装着恍然大悟的样子,再叫孩子去打酒。多是客人稍微谦让一下,他也就借坡下驴,省了酒钱。为这事,他在外面说自己从来就不喝酒,生怕人们说他的闲话。
   
二毛子是因为下午要去相亲,这样的大事他当然不敢怠慢,于是也没能喝酒。
   
不喝酒也有不喝酒的好处,他们比谁吃肉吃得都多。就在大家吃过饭没有两袋烟的功夫,他们两人开始跑起了茅厕,村里人笑话他们没出息。可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队长差人叫来村里的赤脚医生,可为时已晚。刚才还活蹦乱跳的两个人,还没等送到公社医院里,就停止了呼吸。
   
公社的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让人查查还有没有其他人中毒,可说来也怪,喝了酒的人都安然无恙。人们都说,这是村里的“酒仙”显了灵,我想,酒仙可能是假,想找到喝酒的理由才是真。
   
有人说吃喝玩乐是败家之举,可在幸福街却是幸福的事。
   
酒香幸福街,是那酒香,启迪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从想喝酒到有酒喝,再到现在的美好生活,村里人正一步步地迈向幸福。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