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挫折的面前,控制感和归因对于维护自我价值观至关重要。然而,当延伸成为一种习惯时,它不仅会让我们陷入绝望,还可能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让挫折感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张海迪所说:“人像一部机器,残疾只是一部分零件损坏,不应因此毁掉整部机器。”相反,高挫折商的人能够将挫折感严格控制在特定的事件上,而不是泛化到其他领域。
耐力是另一个关键因素,这与斯托茨提出的公式相关,即:挫折商=控制+归因+延伸+2E,其中耐力的影响力占据了两倍的权重。这意味着高耐力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表明个体更有能力保持乐观态度并采取行动。然而,并非所有形式的忍耐都是有效的;智慧和洞察力、希望以及乐观心态构成了真正高效率的忍受方式。
曹操和袁绍之间官渡之战中的表现提供了关于耐力的深刻见解。在这种极端压力下,他们各自展现出了不同的忍受程度,而这最终决定了他们命运。当曹操遇到挑战时,他依靠智慧和分析来增强自己的忍受能力,最终取得胜利。而袁绍则无法接受真实不利消息,因为他缺乏坚韧内聚性自我,使得他的心理状态更加脆弱。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提升个人抗击压力的方法并不在于简单地增加“抵御”能力,而是在于培养出一个强大的内聚性自我,以及开放的心态,以便更好地适应变化和挑战。通过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逐步构建起更加成熟、更加有力量的心理结构,从而克服各种困难,并实现个人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