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的街头小摊上,一位顾客悠闲地享受着一瓶未经精心冷藏的燕京啤酒,同时品尝着不明来源的烤羊肉串,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无疑是最舒适不过的时光。但并非所有中国消费者都能接受这一切。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外国啤酒品牌不断涌入,国内啤酒企业如燕京和其他本土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销售压力。

2015年上半年,中国啤酒市场销量同比下降了8%,这种下滑被归咎于经济形势恶化及极端天气条件。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研究部门“投资参考”分析指出,尽管短期内可能出现温和增长,但行业将继续推动更多整合策略,以保护利润率,并探索高端市场以抵御竞争。

与领先品牌青岛啤酒相比,燕京更面临严峻挑战。在最近对1000名啤爱好者的调查中,仅有15.9%的人选择了燕京作为他们常去购买的两款啤酒之一,而青岛则占据了57%。这表明青岛在受欢迎度方面领先许多倍。然而,即便如此,有限的地理覆盖仍然限制了其销售潜力:大约三分之一的销量来自首都北京,其余部分主要集中在该地区。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它正在寻求通过瞄准农村地区来增加品牌知名度。

然而,在消费者口味日益多样化且挑剔的情况下,燕京依旧拥有低收入群体的心头好。此外,其竞争对手提供了一系列中等价位至高端产品以弥补利润率下滑的问题,而燕京则显得落后。这包括青岛推出的粉色罐装水蜜桃味,以及宣传为“清爽怡人的”派对版型。

调查显示,大约58%的人愿意支付超过6元人民币购买330毫升以上高质量啤酒,这个价格区间在商家看来属于中档或以上。不过,即使是领导品牌青岛和华润雪花也面临快速增长中的进口 啓新的挑战。虽然国产原液销量同比下降,但进口原液却实现63%增幅,这种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有助于提高国际知名度并吸引新客户群体。

如果短期内销售下滑只是暂时现象,那么国产原液可能会重新回到低单-digit 增长状态,但国产品牌将不得不应对日益强大的进口竞争压力。此外,不景气还可能进一步促使行业整合加速,如青岛正试图收购东部区域的一家合资企业,以改善当地销售表现。而百威英博收购SABMiller,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因为它将导致联姻后的市场份额达到40%左右,对北京反垄断监管机构而言,这样的控制比例可能过于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