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连续25个月的负增长后,自2016年8月份开始,啤酒行业增长由负转正。对于2017年的终端消费表现,以及各大啤酒厂商为抢夺市场所进行的调整,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青岛啤酒、珠江啤酒和雪花啤酒等多家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蓄势待发。青岛啤酒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公司早在去年12月份就开始准备,调整渠道和优化经销商。在餐饮渠道中,通过餐饮包量协议或销量奖励来续签专卖合同;在流通渠道,则通过在一二月份搞终端售后陈列来迎接旺季。
珠江啤酒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今年为迎接消费旺季的调整活动包括加大套餐压货、执行开点优惠夜莺活动开拓烧烤档,加大奖盖投放比例、经销商赊销月结,加强临时促销人员及常规推广活动频次等。此外,雪花已开始压满终端库存,以增加销售额迎接旷日持久之战。
尽管这些措施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新意,但其力度却明显加大。上述雪花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公司非常重视,并且压货促销力度相比往年更大。而青岛和珠江也表达了今年活动力度要比往年大很多。
企业加大活动力度迎接旷日持久之战背后的原因是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只有跟对手抢食,只能保量求生存。”上述珠江员工如是说。
市场数据显示,从2016年的并购潮到百威英博并购南非米勒,使得中国市场华润成为受益者,一家独大的格局已经形成。目前中国市场有五巨头——雪花、百威英博、青岛、日本、日本嘉士伯,其累积占有率高达75%,而剩下的25%则被400余家中小企业瓜分。
此外,由于产能利用率低下(仅59%),导致整体产能过剩,这引发无序竞争,使得龙头产业地位提升不易。而进口 啤 酒也是行业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其数量从2011至今增长近9倍,对国内生产具有显著冲击。
随着国产啤酒向中高端产品倾斜,如青岛奥古特、高端纯生等产品共计163万千升,而华润雪花和重庆也不断推出高端产品。在应对旷日持久之战时,有些企业甚至抬高价格,或通过品种结构调整、新品种增加、新品种减少费用降低回瓶价格减少经销商返利等形式涨价。这是否会影响未来进口 啪 的冲击?专家方刚认为虽然国产动作一致向中高集结,但未来进口仍将不断增长,不可轻言减弱冲击大小尚难判断。
总体而言,在对抗激烈竞争以及受到进口 啪 冲击的情况下,无论是从业绩还是终端消费看,都难以确立真正的回暖迹象。不过根据方刚分析,将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将保持稳定,将在正负一两个点范围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