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浙沪地区,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不仅流行,而且是最古老的一种酒类。今天,我将向你介绍一下黄酒的类型以及它们是如何酿造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黄酒的分类。现代标准将黄酒分为六大类,根据其含糖量不同:
干黄酒:这是一种含糖量非常低的小于1.00 g/100 ml 的酒,用稀醪发酵法制成,适合长久保存,是绍兴元红酒的代表。
半干黄酒:这种半干型黄 酒在生产时会增加米饭量,因此又称为“加饭 酒”。含糖量介于干和甜之间,是出口市场中常见的一种。
半甜 黄 酒:这类黄 酒采取独特工艺,将成品代水加入发酵醪,以控制糖化速度,使得成品中有较高比例的是葡萄糖,这样就使得味道更加甘甜且香气浓郁,但并不适宜长期存放,因为随着时间延长颜色会变深。
甜 黄 酒:通过淋饭操作并搭窝先酿出甜度,然后加入米白或糟烧以抑制微生物作用,从而达到10-20 g/100ml 的糖份含量,可以不断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浓 甜 黄 酒,其含糖量大于或等于20 g/100ml,是一种特殊口感和风味强烈的大众喜爱之选。
6 加 香 黄 酒,则是基于传统方法再添加植物香料或者花卉提取物制作而成,这样的工艺可以让人体验到更丰富多彩的情感和美妙风味。
此外,还有淋饮、摊饭、喂饭等按不同的制造方法分类,即淋饭用冷水拌入药粉后搭窝发酵;摊开后的米饭混合各种材料后直接进行发酵;最后喂入小批次米饭进行同样的过程。这些方式下所产出的液态或半固态产品也各具特色,有的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技艺的一种致敬,而也有许多商家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正在逐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完善这个古老行业,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这段悠久文化背景下的美食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