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严重的经济形势给新旧世界的葡萄酒业都带来巨大冲击。由于金融危机降低了一些消费者的收入,导致葡萄酒市场的消费人群消费能力下降。另外,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葡萄酒的产销增长也将受到影响。 虽然国际葡萄酒业形式低迷,但国内葡萄酒行业产量依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1~7月,国内葡萄酒产量达到41.8万吨,增速为40.8%。业内专家认为,目前,葡萄酒消费在国内还处于市场空间不断拓展的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大,随着葡萄酒消费群体的壮大,2010年葡萄酒未来的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回顾2009年 白酒涨价让葡萄酒“有机可乘” 临近年末,酒类销售旺季即将到来,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纷纷涨价,高端白酒的持续涨价可能会给目前势头正猛的葡萄酒主动让出市场空间。随着高端白酒越发“矜贵”,消费者可能慢慢改变饮用习惯,转而购买相同价位的葡萄酒。葡萄酒就长期来看,对白酒有替代消费效应,这也是葡萄酒的成长期,从近些年的一些政策、消费观念上确实在发生一些变化,消费者对白酒“忠诚度”明显降低,不经意的也喝起了红酒,包括送礼,红酒的那种高贵、典雅的设计风格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葡萄酒大有赶超白酒酒类消费主流的势头。有业内人士表示,近些年国内酒类消费习惯的改变已经是趋势,而白酒价格的上涨则更加推动这种趋势。尤其是,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深入,葡萄酒的市场份额增长迅速。 国内葡萄酒的销售额每年都在增长,近几年已成为酒类消费增长最快的品种。最近白酒涨价,更多爱酒的人开始关注葡萄酒了。同时,适量饮用葡萄酒对健康非常有益。葡萄酒的保健功能会随着人们关注度的提高而被更多地了解。白酒涨价,对于葡萄酒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时尚元素促进葡萄酒消费增长 此外,除去白酒涨价带来市场扩张机会,时尚元素也是近年来葡萄酒消费增长的一大原因。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青睐葡萄酒,尤其是在外企公司工作的白领们,他们视高档葡萄酒为时尚。同时高档葡萄酒还在一些商务活动中处以少见的推崇地位,让低调很多年的葡萄酒行业一时间在北京城赢得了盛名。随着葡萄酒已成为最新的时尚元素,京城人也开始学会了如何去品尝葡萄酒。据了解,葡萄酒的订单大多数都是在海鲜店、西餐厅和高档的酒店等场所。现在大多数的市民都已经习惯了干白配海鲜、红酒配红烧肉这样的饮食方式。展望2010年 国内葡萄酒市场前景可观路途弥坚 国内葡萄酒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很多专家极为看好国内的葡萄酒市场,甚至很多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的葡萄酒消费新兴市场的壮大,未来中国或将成为葡萄酒消费的主力市场。 但中国葡萄酒消费量的增长,并不能代表中国消费者葡萄酒消费量的增长。目前,虽然国内的一些酒企逐渐推行一系列的中低档葡萄酒,以期打开国内葡萄酒酒市场,然而葡萄酒背后的那些光环,注定让它不会那样容易地走下圣殿。 “酒”在其产生之初——确切地说,是人类发现之初,就是为“民众”所用的,当我们的老祖宗的祖宗从“树”下“地”之时,由于时不时也会捡地上的果子食用,而不似从前完全亲手采摘树上的果子。落在地上的果子,有些开始发酵了,这应当是人类认识最早的“酒”。这样的“酒”肯定是属于大众的,这样的酒肯定不区分阶级与贵贱的,只是“人”发生了变化之后,“酒”才有了高低与阶级的区分。 葡萄酒出现在人类生活中之后的发展过程也有类似的轨迹,葡萄酒在产生之初,是为普通劳动者服务的,只是在人类产生高低与贵贱之后,葡萄酒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开始被神圣化和神秘化,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之时达到一个。至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造神”运动,今天,在推广葡萄酒时,我们即使不从希腊、罗马开始,至少也是从法国蹒跚走出。到达中国之时,已是筋疲力尽,不知道如何“走下神殿”。 那些涉足葡萄酒领域的机构或者公司,无一不是锁定“已经在西方国家建立葡萄酒消费习惯的群体”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无可厚非,这是一个现成的市场,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没有人愿意为“本土的大众”培养一个市场,因而,中国葡萄酒消费就像一个裹脚老太太,步履蹒跚,远远没有跟上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当我们不着急利用葡萄酒赚钱的时候,也会很乐观地预测,葡萄酒在中国消费将如何快速发展;但是,当盯着葡萄酒准备发财的时候,却又发现困难重重,就开始抱怨:中国消费者不懂葡萄酒,可这又怪谁呢? 葡萄酒在中国,首先是一种商品,推广葡萄酒也就是在推广商品,既然是推广商品,怎能不关注消费者的状态和感受呢?其实没有商人不关注消费者的,只是关注的消费者群体不同而已,在中国葡萄酒市场,那块所谓的“成熟市场”有多大呢?在中国做生意却不关注中国本土的消费者又能走多远呢? 以期打开我国市场,在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大施拳脚的商人们,你们迎来了销售的旺季,却走在曲折弥坚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