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酒新标准引发热议:常饮黄酒有益身心?对此,专家们提出疑问。记者近日了解到,由广东省卫生厅发布的《广东黄酒》地方标准将于今年9月2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除了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外,所有食品添加剂都被禁止使用。
为何会出台这样一部地方标准?新标的出台对于行业来说又将带来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朱思旭、甘萍、彭洪和侯嘉佳等人士,他们分别担任过《广东黄酒》地方标准起草单位之一的成员,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负责人。
为什么只有广东而不是其他主要产区如浙江、山东或福建也没有制定类似的地方标准?
据朱思旭介绍,虽然国内大部分黄酒生产企业遵循GB/T13662《黄酒》国家标准,但由于气候、工艺等因素差异,自然发酵产生的物质指标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为了达标,一些企业不得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这使得需要一个针对本地特点制定的地方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002年以来,省级行业协会就向上级部门反映这一情况,但未得到响应。在2007年,他们制定了DB44/427《小曲糯米酒》地方标准,但该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食品安全要求,也存在品种划分不够全面等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省卫生厅和省级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广东黄 酒(征求意见稿)》在今年2月公布,并向社会进行了征求意见。新的地方标准明确了以重视食品安全,不添加或少添加食品添加剂为宗旨,以提升产品质量并推动产业发展。
本土企业共同构建“良心” 标准
2012年4月,当时参与起草的人员包括业界龙头企业、三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科研机构召开座谈会议,与大家讨论如何定义、分类及技术要求,并形成初步草案。此后经过几轮讨论,最终确定了三大类别:客家 黄酒、小曲糯米酒 和 特种小曲糯米 酒,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之处。
甘萍表示,该团队还决定更改名称,将“客家 黄 酒”、“小曲糯米 酒” 和 “特种小曲糯米 酒” 作为 《广东 黄 酒》的分类,因为这更能体现不同区域及不同类型产品特点,同时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新立法中的多项变化
在新的规定中,有几个关键项目被调整,如取消氧化钙指标、中止β-苯乙醇指标并调整非糖固形物指标以及氨基酸态氮指标。“禁止这些‘ 添加剂’就是为了让我们的 广 东 黄 乐 回归到它原本纯净无加 的状态。”侯嘉佳说:“比如 β-苯乙醇,它虽然对品质有一定作用,但我们认为它可以通过人为方式提高检出值含量,而现在检测起来很难发现这种行为。”
他继续解释,“因此,我们决定取消这个项目,因为它并不直接影响最终成品”。尽管如此,这一决定可能导致一些生产商感到不安,因为他们必须重新适应新的规定以保持竞争力。他相信,只有那些能够适应这些改变并且提供高质量产品才是未来市场上的赢家。而那些无法做到的则可能面临淘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