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李霞
3月1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类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葡萄酒大师”认证大会在京召开。 活动现场,河南仰韶酒业集团、董事长侯建光被授予“中国酿酒大师”称号。
据了解,“中国葡萄酒大师”评选标准严格,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最高荣誉之一。 此次,在数以百万计的中国酒企中,只有27家白酒企业入选。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荣誉彰显了侯建光作为仰韶酒业掌门人的决心和实力。
01
侯建光的“新名片”
早在2006年和201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酒业协会(原中国酒业协会) )已经推出“中国葡萄酒大师”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了两届。 116位杰出的葡萄酒专业人士获得了该行业的最高荣誉,目前仍在职的仅有23人。
他们都来自生产和科研第一线,拥有国家和行业的顶尖技能,在酿造技术研究、创新开发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酿造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酿酒业的发展。 酿造工匠。
从业30余年,在酿酒科学和白酒技术领域,侯建光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5项 ,并且是国际领先的科研2项成果。
由此看来,侯建光获得了“中国葡萄酒大师”的荣誉。 一瓶好酒”是最好的注脚。正如中国酒业协会会长宋书玉所强调的,酿酒大师不仅是葡萄酒行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传统工艺的坚守者,更是领航者 酿造技术第一品质、基本道德、永恒追求。
作为白酒行业的坚守者和引领者,侯建光带领仰韶酒业实现了蝶变,营业收入高速增长 连续五年超过30%,跑出了御酒振兴的“仰韶速度”,成为御酒第一家破30亿的企业。这背后,侯建光认为,“我之所以能带领公司走到今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的是围绕酿造工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引导员工不断提高技能。”
2004年侯建光根据市场需求提出 秉承“以科技兴企,以质量求生存”的企业发展宗旨。 据他回忆,在4年的研发工作中,他带领科研团队日夜奋战。 经过上千次的实验论证,他先后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优化粘土发酵、陶甑蒸馏等生产环节,建立“九粮四陶、多香融合”的陶式酿酒工艺。
自2004年桃香成立到2016年正式成立,侯建光带领仰韶酒业改写了御酒没有独立香型的历史,赋予了御酒全新的品类标识。 获得“中国葡萄酒大师”称号,意味着侯建光讲述了一个由品质、科技、文化共同赋能、驱动的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佳话。
02
“品质仰韶”外溢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来,河南省委、 省政府实施“御酒转型发展”战略后,仰韶酒业把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两大重中之重,并以众多亮丽成绩单确立了区域领先地位。 从仰韶酒业多年来在市场上取得的成绩来看,以独特的陶荣风格打造的“品质战略”是其成功的关键法宝。
味酒了解到,仰韶酒对品质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产品安全,这是企业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好喝、好味”的“四好”是专注仰韶品质的核心理念; 三是不断提升品质,创造更完美的产品,这就是坚守品质的“匠心”之道。
一方面,仰韶酒业在白酒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为巩固和提高仰韶桃蓉的品质,仰韶酒业与江南大学酿酒中心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通过双方合作,先后开展了仰韶桃蓉制曲技术研究、微生物代谢研究 、风味成分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另一方面,为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食品安全的可控性,仰韶酒业集团将现代科技与酿造运营相结合,打造“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完成了 从人工工匠到智能工匠的迭代升级,实现了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 产量不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效益大幅提高。
可以说,在科研、生产管理、软件配套工程等项目上的持续投入与付出,奠定了坚实的品质基础,进一步助推了仰韶的品牌张力,释放出强大的实力 表现桃香品类价值的同时,仰韶酒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品质仰韶”的强大溢出效应。
近年来,仰韶酒庄以仰韶文化和中国酒文化为载体,规划建设了集农、工、文、旅为一体的仰韶酒庄“一村五园”:高粱上 黄河南岸种植基地公园、美丽乡村刘庄生物制曲园、仰韶白酒酿造产业园、仰韶仙门山洞藏园、仰韶彩陶艺术展示园、七千年仰韶酒文化、仰韶匠心 酿造,呈现白酒的品质逻辑。
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仰韶酒业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功。 众多就业机会为地方税收贡献力量,同时打造多层次、高视野的御酒振兴新样板。
去年6月,《河南省白酒产业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河南省地方白酒规模达到 力争达到260亿元,重点白酒企业仰韶酒产业力争突破100亿元。” 今年是仰韶酒业“十四五”规划的延续。 可以肯定的是,拥有“新名片”的侯建光被认定为行业标杆,将坚定地担起振兴御酒的重任,“百亿”仰韶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