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释说,年份酒是指在酒窖中贮存到一定年份的白酒,但在中国白酒行业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法规来定义这一概念,因此市场上所谓的10年年份酒往往并不意味着所有瓶装的白酒都有10年的储存时间,而可能只包含了一定的量体积比例。这种模糊不清的概念使得业界对此保持沉默,而消费者也缺乏正确理解。
他又提到了“窖龄”,这是指酿造浓香型或酱香型白酒时使用的窖池使用了多少年。这类称为“窖龄”的白酒,是由连续不断地使用同一批次窖池生产出来的一种产品,比如20年窖龄,就代表的是该批次窖池已经连续用于生产20年,而不是说这个产品已经存在了20年。因此,长短的窖龄与最终产出的质量之间关系密切。
接着,他介绍了新酒和陈酒。在新 酒刚刚完成发酵蒸馏后即被分类。而陈 酒则是经过一定时间放置后得到的一种品质更佳、口感更加醇厚柔顺的 白 酒。一般来说,在降低度之前,原料会至少保留6个月以上,这对于某些类型,如酱香型,更高要求至3年。此外,由于不同香型因素如原料和工艺等差异,其微量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只有经过一些时间才能使其重新排列和化学反应,使新鲜出炉时过于刺激性减少,使之变得更为柔滑醇厚。
最后,他谈及当消费者购买时,他们会仔细阅读包装上的文字图案,以获取基本信息,并结合自己对这方面已有的了解来决定是否购买。他指出这些从包装反映出的系列信息就是所谓“标签”,每个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不同的文化审美风尚。在中国,有悠久历史且多样化的小麦饮品产业,因此标签也同样繁荣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