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创业300亿出售非啤酒资产,化身啤酒股新贵
6月18日晚间,华润创业(00291.HK)宣布与大股东华润集团签订补充协议,双方同意华润创业剥离所有非啤酒资产,由华润集团以高达300亿港币的价格收购。交易中,有145.79亿元将以现金形式支付,其余金额将以承兑票据方式结算,而特别股息也将从每股11.50元增加至12.30元。
此外,华润集团承诺在收购完成后三个月内,为期不超过三年且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港币的资金支持,以便于华润创业发展其啤酒业务。这一决定意味着 华润雪花独立上市计划即将实现,不过这笔交易仍需获得独立股东批准和其他银行及第三方机构的同意。
自4月8日开始停牌以来,一直有传言指出该公司可能会进行重组,其中一种方案是出售非啤酒业务,如旗下医药零售资产给同为母公司下的另一家企业——华润医药。然而,在4月21日发布的重大公告中,官方确认了另一种路径,即通过出售全部非啤酒资产业务至大股东,以280亿港币作为转手价。此举标志着 华轮选择了前述第一种方案。
傅育宁董事长表示:“面对零售行业调整整合的大背景,我们高度支持 华轮战略转型成为专注于啤酒业务的领导企业。”同时,这次交易为公众股东提供了一种实时变现其在非 啤 酒领域投资的机会,并表明了華輪將繼續加强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根据201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華倫創業营业额達到486.16億港元,其中零售板块占比最大,其净利润达到3.63億港元。尽管如此,该公司主要销售产品中的啤酒产量相较之下显著低迷,只有85.09億港元。在这一季度里,雪花品牌表现尤为亮眼,它們市場份額領先,並於去年同期錄得8%增長以及750%增長的净利潛力。
随着这些变化,不再与食品、饮品并立的是独自上市并拥有极大的自主权的人口群体:雪花。另外,从华东集团那里获得3年的最高100亿港币资金支持,将为推动市场扩张和增强自身实力的过程提供坚固保障。
多年来,由于一系列行业重组和并购活动,使得国内啪酱行形成了一种寡头格局,其中包括青岛百威、燕京、嘉士伯等巨头。而按照中国酒协分会工作报告显示,上述五大巨头2014年总产销量达到了3477万千升,比去年增长0.47%,占总产销量70.66%,比去年提高了7.66个百分点。
而当涉及到规模优势方面,那么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需要考验品牌、服务质量以及文化等方面。此刻,无论是对于自身发展还是资本市场来说,对未来发展更加令人期待的是这个纯粹化后的纯粹化股份制结构所带来的马太效应。依靠目前强大的市场基础,加之不断积累的人气和信誉,这些都会使得未来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但最终结果仍需时间来验证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