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快消品市场也遭遇了挑战。据贝恩公司和Kantar Worldpanel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城市快消品消费同比下滑0.9%,2014年则为增长0.1%。从消费价值看,去年快速消费品增速降至3.5%,创五年新低。这一现象背后,是劳动力人口数量于2012年见顶后开始下滑,以及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导致廉价生活必需品消费减少。

报告发现,面向蓝领阶层的产品,如方便面、啤酒等,其消费量显著下降。其中廉价啤酒的销售额下滑尤其严重,这与高端啤酒相比更加明显。这表明,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减少,而高端产品或服务可能因为它们更具社交性和情感价值而仍然受到追捧。

尽管总体上快消品市场表现疲软,但某些品类如化妆品和护肤品却出现了强劲增长。这反映出市场分化的一种趋势,其中一些耐用商品需求减少,而其他非必需但享受度较高的商品依然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电商平台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渠道,其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之一。而超大型超市由于人流减少,其快消品销售首次出现负增长。此外,便利店针对忙碌都市居民设计的小零售空间,却迎来了销量的大幅提升。

本土企业在这场竞争中展现出了韧性,本土品牌销量同比近8%以上增长,而国外品牌则面临着销量回落。这些数据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外品牌需要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来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