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药酒配方与古代中药剂同样缺乏具体名称,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记载的药酒配方,均未有明确的方名。这种情况在唐代时期的医书中仍然普遍存在,如《千金要方·脾胃下经》中的“治腹痛肠滑不可差方”。《外台秘要》卷十五中的“疗风痹瘾疹方”等。此类无名之作直至先秦和汉代才开始逐渐命名,如《内经》中的“鸡矢醴”及《金匮要略》中的“红兰花酒”,多以单一药材或某个主要成分作为其名称,这种命名方式后来成为后世制定药酒名称的一种重要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以后,制备并命名新型药酒的手段越来越多繁复。传统上的命名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类别:首先是将单一草本制成而称作该草本名字如羌活酒;其次是两味草本合制,以二者的名字联称如五倍子白矾酒;再者,将多种草本混合而取其中一两味为主,以此为基础进行命名,如羌独活酒,或采用简洁易记法则直接以总效用为主,如五蛇、五精、五枝、二藤等;第四类以人的名字来标示,如仓公、史国公、北地太守等,以纪念之意;第五类则结合人姓名与特定的功效或功能如崔氏地黄酒、周公百岁青囊水等,这些都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品种。最后,还有一些根据所能治疗疾病或功效进行命名,例如安胎当归水、愈风散、一色丹青囊水以及腰痛散。

在这些传统方法之外,也有一些从其他角度出发进行命名前缀加以区分,如白衣仙人春光露液也是一例。此外,《本草纲目》详细记录了69款用于医疗目的的地黄酿造饮料,其中每一种都使用黄酿酿造。这69款包括米醋——行气通血脉,润皮肤解湿气除风下气解桐油毒;枸杞子——补虚弱益精力去冷风壮阳道止泪健脚腿骨茴香——治肝胆病心腹痛根于这些功能上。在医学界接受现代科学理念的大科分类法下,将中国传统茶叶按保健内外妇儿骨皮眼口齿等科室划分,因此既保持了传统又发展出了新的面貌。而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使得今天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过去曾被认为可用的治疗方法现在已经不再被采纳,但依然对我们的理解提供了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