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公元一世纪,罗马曾经禁止种植葡萄。然而,在公元三世纪,那位深陷危机的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里利乌斯·普罗布斯鼓励法国人重新开始种植葡萄,并生产葡萄酒。这场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果显著。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法国的葡萄园越来越多,而葡萄酒产量也持续增加。

到了公元12世纪,圭亚那和普瓦捷的公爵们下令在波图夏特省的一些地区开辟更多的葡萄园,其中包括了Cognac这个子产区。随着法国葡萄酒声名远播,它被运往荷兰、英国和德国等地,这不仅促进了法国贸易,也使得人们对这些美味佳肴产生了浓厚兴趣。

但是,不幸的是,由于运输途中的长时间暴露,使得许多这种珍贵物品变得变质滞销。这时,一群聪明的荷兰商人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他们将这些变质白兰地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从而制作出一种不会因为长途运输而变质,又因为浓度高因此运费大幅度降低的蒸馏酒。这种蒸馏酒迅速流行起来,并且由于其独特性,它们销售量也不断上升。

随后,当时的人们学会了二次蒸馏技术,将原本无色的白兰地进行进一步处理。但是,由于战争导致市场需求减少,许多白兰地积压未能及时销售,这时候它们就被储存在橡木桶中以待好转的时候。此后的几十年间,那些陈酿在橡木桶里的白兰地竟然奇迹般发生变化:它们变得色泽晶莹剔透、香味更浓、口感妙不可言。这一偶然之举,不但改变了一切,也奠定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干邑Cognac白兰地工艺基础。

从此以后,在干邑地区酿造出的每一瓶 白兰地,都要经过严格的手续:首先是二次蒸馏,然后是在橡木桶中进行数年的陈酿存贮。最终,这种珍贵物品不仅因其独特风味受到赞誉,更因其精湛工艺获得国际认可。当产品外包装改进为既有木桶装又有瓶装之后,干邑Cognac白兰地的地位和价值也随之提升,其销售额稳步增长,最终达到了每年三亿法郎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