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李白的斗酒诗名远近皆知,但其实我与酒也有着不解之缘。记得在《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中,我曾提到“使我有名全是酒”,这句话里透露了我对酒的喜爱和推崇。我不仅是一位文人,也是沟通川鲁酒艺的第一位学者,对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的许多名篇都是在醉后所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都多少借了酒的灵气,流传至今。

在惠州期间,我为当地的各种美味佳肴取过许多名字:家酿酒叫“万户春”,糯米酒叫“罗浮春”,龙眼甜美如桂圆之果的叫“桂酒”,荔枝香浓而色紫红之称为“紫罗衣”。我自己还尝试自酿 酒浆,与朋友们共享欢乐时光。我写道:“余家近酿,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 wine也。”那一杯雪花般飘动于上面的糯米精华,如同仙境中的珍品。我搜集民间秘方,将其埋藏于罗浮山下的桥下,说来若有人缘,那喝此种神奇饮料便能升入仙界。他赞叹惠州佳酱,并致信四川眉山陆续忠道士邀他来惠州共饮说,“往返千里虽劳,不亦乐乎?”因而他说,这里的佳酱不仅补血健体,还能让人飘然欲仙。陆道士果真前来寻找我们,我们共同品鉴了一番,其威力何其巨大,其香浓又何其烈!

与百姓同行,我喜欢与村野中的人们共赏一杯。在那里,“杖履所及,鸡犬皆相识”;人无贤愚,一律都能获得快乐。这让我明白,在面对“wine”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平等无分,无论贵贱高低。

住处附近,有个卖老婆子林婆,她年丰米价便宜,可赊买小菜。她是我常去的地方。当时有各式各样的客人聚集,他们来自四方,用斗量量着自己的金银财宝,为的是能够购买到她制作的一壶好评扬开来的佳肴。而且他们从未忘记携带着一种特别的情感——对于生活、友情和美食共同享受的情感。

苏东坡并非只限于饮用,还亲手制作他自己的药水,他曾以蜜制成美味液体,并通过诗歌表达他的喜悦,即著作《蜜糖歌曲》,并详细记录下制作过程。他还成功制成了桂花精油,并撰写了关于它的一首颂歌,其中写道:“完成之后,就像玉石一样清新的香味超越世间所有事物。”他还记录下了他的所有活动,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材料进行生产。最后,他总结了一个简短的小册子,《东坡志林》,其中包含了解释如何制备曲粉、选择原料以及投放它们,以最终达到最佳结果。这本书虽然只有数百字,但却涵盖了大量知识,从开始调配食材直至完成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