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连续25个月的负增长后,自2016年8月份开始,啤酒行业增长由负转正。那2017年的终端消费表现如何呢?眼看又要进入啤酒的消费旺季,各大啤酒厂商为抢夺市场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呢? 对此,我梳理发现,多个啤酒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蓄势待发。青岛啤酒的一名工作人员对我介绍说,公司早在去年12月份就已经开始准备,调整渠道和优化经销商。具体而言,在餐饮渠道中,他们主要通过餐饮包量协议或销量奖励来续签专卖合同,而在流通渠道中,他们通过一二月份搞终端售后陈列来迎接旺季。 珠江啤酒厂的工作人员也对我透露,这一年为了迎接消费旺季,他们的调整活动包括加大套餐压货、执行开点优惠夜莺活动开拓烧烤档,加招临时促销人员,加大奖盖投放比例、经销商赊销月结、增多常规推广活动频次等。而雪花啤酒厂则向我透露,他们已经开始压满终端库存,以增加公司销量来迎接旷日持久之战。

虽然这些迎接旷日持久之战措施和往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新意,但其力度却明显加大。这一点也得到了青岛啤酒厂和珠江啪酱的人员确认,他们表示今年的活动力度要比往年大很多。而这种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只能跟对手抢食,与生俱来的竞争使得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紧张与激烈。

资料显示,从2016年起,一些巨头如百威英博并购南非米勒,使华润成为受益者,并收回了雪花剩余49%的股权。一家独大的华润,将中国市场格局锁定。在这海阔天空的大舞台上,有着400多家中小企业瓜分剩余25%市场份额,而这些小微企业正是这个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然而,这种无序竞争背后的原因之一,是产能利用率低下的现实。据华泰证券报告显示,2016年的综合产能利用率只有59%,这是因为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导致这一问题。此外,还有进口 啾 酒 的冲击仍比较大,它们不仅数量累计增长近9倍,而且销售额同比增长23.3%。

但即便如此,在应对旷日持久之战时,这些国产可乐均发力高端产品,如青岛可乐、高端奥古特、鸿运当头、中生等高端产品共占全年销售总数163万千升。而对于低端产品,其费用则相应减少。

尽管如此,从终端消费的情况看,我们仍然很难确立行业真正回暖的事实。一位销售员坦言,当今晚宴业经营困难,不仅影响了本身,也严重影响到整个产业链条。我认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即使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短暂反弹,但整体而言,由于传统渠道未见回暖迹象,所以无法确定是否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我的观察中,无论是电商还是其他新兴平台,都尚未完全取代传统模式,因此未来几年的趋势将继续保持稳定性,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预测依据。但总体而言,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领域面临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整个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习惯。